2019年12月至今,湖北省武漢市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截至2月10日,疫情已導致超4萬人確診。隨著世衛組織宣布將武漢疫情定性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許多國家采取了針對中國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取消往返本國與中國的航班,給中國進出口貿易帶來巨大壓力。數字貿易是指信息通信技術發揮重要作用的貿易形式,其突出特征包括貿易方式的數字化和貿易對象的數字化。數字貿易打破了人員面對面貿易的限制,跨境電子商務通過在線化手段完成交易,數字媒體、通信服務等數字服務貿易快速增長,在疫情期間對創新外貿發展方式、推動外貿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2020年春節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形勢嚴峻,全國31?。ㄖ陛犑小⒆灾螀^)均出現確診病例,并且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全球25個均出現確診病例。2019年1月底,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將武漢疫情認定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高度肯定中國的防控工作,認為沒有必要采取限制國際人員流動和國際貿易的措施。然而,各國出于保護本國國民立場,仍采取了縮減航班、加強入境審查、限制簽證和限制旅行等防止病毒蔓延的措施。據中國外交部消息,截至1月31日,已有62個國家采取針對肺炎疫情防控的入境管制措施,其中6個國家對中國公民采取簽證收緊措施,4個國家對中國公民采取入境限制措施,5個國家重點對護照簽發地為“湖北”及有“湖北”旅行經歷的人員進行入境管控,47個國家對中國公民采取體溫檢測、健康狀況申報等措施。
內外部形勢導致我國外貿增長承壓。從國內看,武漢等疫情嚴重的地區采取了“封城”的臨時處理方法,管控內外部交通,減少有隱患人員的流動。暫無疫情或者疫情輕微的地區,采取“延長假期”“取消群體活動”,也逐漸開始采取“封路”、“封社區”等處理方法,加強對進出人員的檢測。人員流動限制、春節假期延長、群體活動減少無疑會對企業生產活動產生影響,外貿企業面臨供給側的壓力。從國際來看,世衛組織的定性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經濟的外部壓力,許多國家采取了針對中國的入境管制措施,許多國際航空公司暫停了往返中國的航線。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一些正常經貿交往活動被迫中斷,中國企業和商品被打上了負面的標簽,各國企業可能會降低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線上報關避免不必要人員出行。近年來,外貿報關、稅收等環節向線上遷移,越來越多的外貿業務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截至2019年底,中國累計建設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缇畴娮由虅站C合試驗區通過構建信息共享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電商誠信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和風險防控體系,以及“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平臺和“線下綜合園區”平臺等“六體系兩平臺”。其中,政府部門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建立跨境電子商務新型監管制度,建立“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統計監測體系等,極大地推動了“關”“稅”“匯”“檢”“商”“物”“融”一體化,實現跨境電子商務自由化、便利化、規范化發展。
線上交易突破出入境管制限制。通過將貿易對接、洽談、簽約等環節向線上遷移,可以最小化出入境管制限制。電子商務、線上廣告、數字海關、智慧物流等新模式和新業態帶來貿易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從信息獲取角度看,網絡搜索引擎、數字廣告已經成為外貿企業獲取國際市場信息的重要渠道。從信息輸出角度看,網絡為企業提供了更廉價和高效的市場宣傳方式,外貿企業紛紛投放線上廣告和開設虛擬網店,打造通往國際市場的跳板。物理時空的空間到場硬約束與固定時間規制硬約束被打破,買賣雙方不再需要在規定時間、規定現實地點完成交易。
數字產品和服務貿易創造新增長。21世紀,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應用不斷深化,迅速降低了跨境服務貿易的成本,一個高效率的全球數字服務市場即將到來。數字服務是指可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交付的產品和服務,不僅包括ICT服務產業、數字媒體產業等幾乎全部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交付的服務,還包括養老、金融、知識產權等可數字交付程度較高的服務。以上產業的生產對人員的物理集中沒有特別高的需求,具備一定“云辦公”的基礎。在疫情發生期間,相關企業通過安排員工通過互聯網靈活辦公,能保證外貿增長的穩定。
完善的數字治理保障社會穩定。隨著數字貿易發展,數字服務跨越國境,數字服務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可能分別處于不同國境內,數字治理問題變得更為復雜。目前,我國的數字治理水平穩步提升,對數據、數字產品、數字服務的管控能力顯著增強。信息化監管部門除了配合有關機構分析、管控疫情,還能對來自境外的數字服務進行有效監管,確保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進一步推動貿易開展方式數字化。貿易開展方式的數字化轉型是突破外貿疫情封鎖的關鍵。建立多主體聯動的電子商務生態,發揮大型龍頭電商平臺企業主導作用,進一步向更大范圍開放平臺、整合資源,推動形成規模經濟。提升跨境電子商務通關便利化水平,依托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積極推動我國的數字服務出口增長。發展數字服務貿易的關鍵在于擴大出口。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傳統服務出口,通過農業、工業數字化轉型,將專業知識技能轉化為數字形式的產品和服務,通過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其跨境傳輸交付水平。鼓勵信息通信產業創新創業,推動新興數字服務出口,大數據、云計算、3D打印等關鍵技術、產業不僅是傳統服務可貿易化的關鍵,其本身也是重要的數字服務。
加快完善開放型數字服務治理體系。數字服務貿易與傳統貨物貿易監管存在巨大差異,對我國外貿監管和數字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國應加快構建開放型數字服務治理體系,推動重點領域法律法規盡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