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35.7%,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此外:
● 生產指數為27.8%,比上月下降23.5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生產活動放緩。
● 新訂單指數為29.3%,比上月下降22.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回落。
●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33.9%,比上月下降13.2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減少。
● 從業人員指數為31.8%,比上月下降15.7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用工水平降低。
●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32.1%,比上月下降17.8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較上月放慢。
以上數字均指向一個基本事實:我國工業在疫情發生后,發展腳步驟然放緩。如此背景下,各門類企業同心同力,奮起抗“疫”。2月中旬以來,工業領域各企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逐步有序恢復生產建設。在這些舉措落實過程中,作為信息通信全棧技術基石的工業數據中心,面對的首要任務和迫切需求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工業企業有效戰“疫”。
二、工業數據中心在行動
針對戰”疫“背景,我國工業領域各代表企業開始廣泛發力,充分利用自身企業工業大腦-工業數據中心,在戰”疫“過程中,迎難之上,奮力拼搏。
1. 鋼鐵業數據中心——控制策略集中化
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數據中心園區網絡進行了改造,使用先進數據中心網絡技術——軟件定義網絡(SDN),實現全網安全策略的統一管理和控制,不同業務之間的安全訪問控制策略完全由集中的SDN控制器通過軟件定義的方式實現,減少大量設備投資。同時實施“計算資源虛擬化”,節約服務器采購成本;實施”存儲虛擬化技術”,有效提升存儲資源利用率,節省存儲設備采購成本;實施“網絡虛擬化技術”,節省網絡交換機采購成本。
2. 石油業數據中心——工廠運營標準化
中國石化潤滑油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充分應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云平臺建設,包括基于TCP/IP協議,建立和管理IP存儲設備、主機與客戶機器之間的連接,基于VPN技術實現虛擬專用網絡,加密通信和遠程訪問。應用計算機指令控制設備運行,精準度得到極大提升;集成統一的生產營運平臺,滿足了工廠的信息需求,以及個性化、柔性化、多批次智能制造標準,有效實現對制造過程的管理和優化。
3. 制造業數據中心——生產反饋實時化
青島元啟工業技術有限公司依靠建設完成的數據中心計算存儲資源,實現共產生產的即時反饋。通過數據中心技術的關鍵落地場景實現通過移動端將生產情況數據報表實時推送,實時數據查詢(包括不良率查詢、生產任務查詢、UPH趨勢圖)、實時看板,使管理者及時了解生產情況,對異常問題及時跟蹤解決。有效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以及合理計劃排程,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三、工業數據中心建設效果
1. 鋼鐵行業數據中心
鋼鐵業企業代表充分利用內部工業數據中心,提升系統的可靠性,系統可用率從之前的98.56%提高到目前2020年的99.95%。同時,計算資源利用率提升10倍。從提高可靠性和計算能力兩方面助力企業工業實力升級。
2. 石油業數據中心
石油業企業代表以內部工業數據中心為基礎,實現對制造過程的管理和優化,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新產品的開發效率,使用虛擬設計系統降低75%的設計錯誤。計算機指令控制設備運行,精準度得到極大提升,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9.9%以上,數據中心集成統一的生產營運平臺,滿足工廠的信息需求,可以滿足將來個性化、柔性化、多批次智能制造的標準。同時,儲運系統有助于減少庫存、提高發貨效率、降低庫存成本。
3. 制造業數據中心
制造業企業代表改造內部工業數據中心,實現計劃編排準確性提高:數據中心從生產設備抓取的數據更加客觀、準確,以此為基準制定的生產計劃更加準確,從而提高生產計劃編排準確性。在管理水平方面:所有生產相關數據更加直觀、清晰、全面,可以全方位為管理者提高決策依據,為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大幅提升管理水平。
四、展望
(1)我國工業領域政策將會更明晰。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連續發布了多條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扶持企業渡難關政策,內容之詳實、目標之明確,對工業界產生了極大影響。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匯編“疫情下,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企業政策匯編(http://www.odcc.org.cn/news/p-1227868900093841409.html)”,目前已經整理收集中央政策17項,地方政府政策116項。
(2)工業數據中心向工業大腦、技術中臺加速轉化。
在可預見的未來,本次疫情過后,工業數據中心作為企業內部技術中臺,必將總結凝練經驗,復盤在疫情期間,工業數據中心助力企業的具體有效舉措,包括如何實現供應鏈成本的降低,如何實現效率的提升。我們相信傳統工業企業會積極進行工業大腦、技術中臺轉型,加速實現自身業務在全生命周期各環節中的迭代轉型。
(3)疫情會督促我國傳統工業進步,激發新的商業模式。
從歷史看,歷次災情困難均會倒逼傳統工業進步,經過這次抗擊新冠的歷練,我們充分認識到:困難發生后,只要應對沉著、組織得力、落實有聲,發生的困難都會成為督促工業界進步的機會,必將督促各企業產生新思路,執行新舉措,為我國回歸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