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自2016年成立以來,致力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我國實體工業數字化升級中發揮其重要作用,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的培養和儲備。2018年起,聯盟聚焦工業互聯網各專業技術和應用方向,積極探索實訓基地建設,旨在為學員提供專業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環境。截至2022年,已依托聯盟內多家企業、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在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領域形成19個實訓基地、7個培育實訓基地,累計培養學員逾30萬人。
為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聯盟實訓基地建設發展情況、師資教學力量和人才培養計劃,聯盟將對各實訓基地開展專題報道。
目前,2023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實訓基地的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中,請聯盟成員單位積極參與!
了解更多詳細介紹和申報方式,請點擊以下文章鏈接:關于2023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實訓基地申報工作啟動的通知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安徽機電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訓基地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安徽機電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訓基地是在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倡校企深度合作進行職業人才培養的政策指導下,由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哈特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安徽佐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蕪湖希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內龍頭企業共建的應用實訓基地。基地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和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的指導下,將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以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和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為導向,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為原則,服務本地區及周邊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培訓機構等實訓單位,提供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實踐實服務。
01實訓基地介紹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安徽機電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訓基地位于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文津校區,分為工業互聯網認知展示、工業互聯網示范產線、工業互聯網專項能力實訓及工業互聯網綜合實訓四大區域。
工業互聯網認知展示區域:包括工業互聯網體系認知實訓室,提供工業互聯網體系的全局框架,包括工業互聯網各個層級的軟硬件技術體系要素,同時結合配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應用軟件、體系內涵資源;提供相關工業互聯網產業案例及新技術,該區域可滿足工業互聯網認知類的相關課程及科普展示。
工業互聯網示范產線區域:工業互聯網示范產線采用矩陣式生產理念,由若干智能生產單元構成,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平臺、虛擬仿真、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并基于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進行相關工業數據的應用與展示,兼顧教學和生產功能需求。
工業互聯網專項能力實訓區域:工業互聯網專項能力實訓區將規劃有工業網絡實訓室、數據采集與邊緣計算實訓室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實訓室等實訓環境,基于技術領域視角,覆蓋了工業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感知控制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的實訓教學,能夠讓學生基本掌握工業互聯網平臺實施部署、運營維護、技術應用等專項技術應用能力。
工業互聯網綜合實訓區域:工業互聯網綜合實訓區將實現典型工業產線的自動化控制、數據采集與應用、定制化生產、云邊協同制造等場景,支持工業互聯網綜合實訓教學,讓學生基本具備工業互聯網實施與應用的綜合能力。
實訓基地硬件及配套設施:
基地運營方式:
基地致力于工業互聯網產業技術關鍵問題開展協同創新研發,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應用,把工業互聯網中的成果案例與技術應用轉換成課程資源服務于產業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互利共贏”的多元投入機制、“多維進階”的考核激勵機制和“靈活高效”的改革發展機制。成立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理事會,理事會由學校、企業及行業的成員組成。理事長2名(安徽機電+企業)、執行理事長2名(安徽機電+企業)、理事會成員7名(安機電及共建企業成員)。產業學院下 “五大中心”實行市場化運營機制下的總監負責制。
02基地實訓內容介紹
(一)實訓課程模塊及內容緊密圍繞工業物聯與邊緣計算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和工業互聯網應用開發這三個方向進行設置。
工業物聯與邊緣計算應用課程設置:
工業物聯與邊緣計算應用實訓課程
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課程設置:
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實訓課程
工業互聯網應用開發課程設置:
工業互聯網應用開發實訓課程
(二)實訓活動的開展,主要以工業互聯網技術所對接的相關產業鏈中某具體生產或經營工作任務為載體,依托學校“雨耕學院”項目式人才培養項目開展人才培養,通過校企合作開發課崗銜接類項目,組織專業學生開展項目研究和建設,并實施項目化教學。根據市場對專業人才技能需求,更新課程教學內容,開發適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必修或選修類課證融合課程,校企雙師組織實施培訓活動,專項培訓學時40學時。學生培訓活動如下圖所示。
實訓以“工作室制”和“現代學徒制”的理論與實踐為基礎,以工業互聯網項目任務為驅動,以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明確人才培養定位,以崗位、課程、競賽與證書相融合貫通的課程體系建設為核心,配備雙導師隊伍,在實訓過程中引入真實的企業項目,通過校企合作開展“工匠工坊人才模式”培養,實施項目式、模塊化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項目式、一體化的理實一體化教學
(三)基地與相關合作企業定期開展短期培訓工作。2023年基地依托校企共建智能制造創新工廠,由安徽佐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共同開展了“系統集成與應用師資班培訓”工作。培訓工作順利推動智能制造創新工廠系統集成與應用以及相關課程資源開發。
基地開展的短期培訓
03 基地實訓計劃介紹
基地致力于為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教學提供較為豐富的應用技能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實習實踐,培訓內容覆蓋了工業互聯網、機電自動化控制、工業機器人編程及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能及產業應用。
04實訓基地的愿景及建設規劃
(一)打造高端研究能力與創新服務能力,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研究院
打造高水平校企師資團隊,通過內培外引,建立一支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優化,具備高超教育教學能力、精湛技術技能水平和一流科學研究水準的高水平“雙師型”創新團隊,使其能夠勝任教學創新、技術創新和科研創新任務。聚焦工業互聯網產業中的自動化生產線集成、機器視覺、終端數據采集及人工智能分析等領域,成立包括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等教學型創新團隊,依托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專兼職教師資源庫。
通過承接區域內科技攻關和重大專項等課題,與區域中小型制造類企業,開展自動化生產線集成創新、成果轉化等技術服務,解決企業生產中的痛點問題,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
針對先進制造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巨大缺口,面向校內學生和校外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工業互聯網技術技能人才供給,適應快速增長的人力資源需求。組建高水平社會培訓服務團隊;結合職業技能證書,積極面向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退役軍人開展就業和社會培訓。
(二)對標產業需求開展高水平專業體系建設和職業資格證書開發,建設工業互聯網教育教學資源中心
開發專業與課程標準。依托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研究院,參照國家級標準,以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為主線,對接數字經濟智慧產業崗位技能需求,聯合區域龍頭企業,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將新工藝、新技術引入課程,構建模塊化專業群教學資源,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相對接。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引入企業工作相關設備與環境,共同開發《工業數據采集與邊緣計算》《工業APP應用開發》《機器視覺應用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綜合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
制定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的行業標準。依托哈特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科技創新中心”,按照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的規劃設計,緊密圍繞工業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匯聚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鏈各方力量,與哈特研究院、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行業頭部企業、研究院共同聚焦工業互聯網中機器視覺、終端數據采集領域,將工業互聯網標準化工作與工程技術應用有機結合,參與探索制定AI視覺檢測、工業互聯網通信協議的行業應用標準,實現標準與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同步推進,提升標準的先進性、適用性和有效性。
開發工業互聯網相關技術的職業資格證書。依托哈特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技術服務中心”,將國際先進職業教育理念、教學標準、證書制度與專業群建設相融合。對接工業互聯網行業產品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和規范,聚焦工業設備終端數據采集、機器視覺領域,對接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實施工程師、工業互聯網系統集成工程師、工業大數據分析師等典型工作崗位,將企業生產中的新技術、新規范、新工藝、新模式融入專業標準,共同開發《工業數據采集與邊緣計算》《工業APP應用開發》《機器視覺應用技術》專業核心課程,開發符合行業人才認證標準需求的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從業證書、機器視覺方向的職業資格證書。
(三)建設工業互聯網實踐實訓中心, 打造真實、共享的實踐與實訓環境
對接工業互聯網產業鏈關鍵崗位的核心技能,構建新型實踐、實訓體系,打造工業互聯網機器視覺實訓中心、工業互聯網邊緣服務實訓中心、工業數字孿生實訓中心等,滿足專業群線上、線下教學和技術技能培訓服務需求。
以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崗位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構建集職業技能訓練、崗前實習、學生創新創業為一體的校外實習基地。專業群遴選技術含量高、代表性強的龍頭企業,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等環節參與工業互聯網操作、運維、系統集成等生產崗位實習,了解企業真實工作流程,提升崗位核心能力,完成從學生到準員工的角色轉換。
依托工業互聯網實踐實訓中心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構建作為面向社會開放、提供服務的產學融合平臺,建設三個基于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主要環節的“工匠工坊”。開展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群基于現代學徒制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項目,同時結合面向社會開放、提供服務的產學研用融合平臺,構建開展項目孵化、科研合作、創新創業等服務,積極開展與專業相關的產業項目研究和開發,實現院校與創新創業的主動融合。
依托工業互聯網實踐實訓中心開展現代學徒制。深化落實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聯合培養項目,對接哈特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崗位需求,及工業互聯網技術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用人需求,全面實踐中國特色學徒制。完善現代學徒制頂層設計,遵循“工學交替、學崗輪動”學徒制理念,制定“2+0.5+0.5”的培養模式,建立校企雙元育人機制。校企聯合招生,完善招生辦法,采用“面試+職業素養測試”選拔標準。校企共同明確淘汰比例和動態擇優增補機制,聯合設計考核評價體系,制定職業崗位能力評價參考標準。
05實訓基地聯系方式
地址: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高教園區文津西路16號聯系人:王斌聯系電話:1395537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