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任妍、麻潞)6月14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本次大會以“數實融合 數智賦能——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為主題。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李海花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作為“數字世界的身份證”,對有效打破信息傳遞壁壘,支撐工業互聯網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互聯建設有著重要作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李海花
在內需與外需的共同推進下,工業互聯網將成為推動我國園區數字化轉型,引導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以工業互聯網園區為代表的創新載體將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推動園區經濟的上升發展。
“園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本單元,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主要平臺,也是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的核心載體。”李海花分析指出,我國園區體量龐大,據最新統計,我國各類園區的數量達8萬多家,結合國家數字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陸續出臺,園區迎來了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浪潮。
工業園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是地方政府發展和培育產業的關鍵抓手。《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指出,要推動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賦能的重要手段,成為各地園區競爭轉型的新賽道。
工業互聯網園區是什么?李海花介紹稱,工業互聯網園區并不是要完全新建一個工業園區,而是新園區建設和已有園區的改造升級,其核心是利用工業互聯網理念,引入新技術來指導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
李海花表示,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包含政策、網絡、標識、平臺、安全、資源、應用等七方面內容,同時,聯合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共同發起“鏈洲”計劃,所謂“鏈洲”計劃,就是為工業互聯網園區進行星級評價,幫助園區開展成效評估工作。
“工業互聯網標識是園區新基建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的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李海花介紹稱,目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5+2”國家頂級節點體系全面建成,累計接入國家頂級節點的二級節點達305個,涵蓋42個行業,累計標識注冊量為超3000億個,累計接入的企業節點數量26萬多家,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超1.8億次。
(責編:王仁宏、高雷)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