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6月14—16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辦。會議期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田洪川就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態勢與平臺布局路徑接受了記者采訪。田洪川表示,創新技術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原動力,當前,工業互聯網重點圍繞工業自動化、工業軟件等基礎環節及新興前沿領域開展技術創新。未來我國應該從多方面、多路徑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
田洪川介紹,當前,“工業自動化向數據驅動、開放集成方向轉變,助力企業建立敏捷生產能力,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工業軟件向軟件云化和融合化演進,基于平臺實現軟件的解耦與重構;三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與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融合,使得平臺具備更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模型承載能力。”
當前,工業互聯網進入了全面推進的增長期,規模化推廣成為了主要方向,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應該如何發力,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路徑?
對此,田洪川表示,我國工業互聯網正從概念普及進入全面推廣和深化應用階段,然而受限于垂直行業壁壘,工業互聯網大規模推廣仍存在一定挑戰,下一步應從以下四個方面精準施策,加快應用普及。
一是強化行業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依托鏈主企業平臺,以業務為紐帶實現平臺在重點行業上下游的應用推廣。鼓勵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對技術、資本、市場、人才等要素集聚整合能力,通過鏈主企業與上下游業務紐帶,推動平臺在上下游復制和推廣,引領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眾多行業實現快速應用。二是注重標準化產品和服務的培育,梳理高價值、大顆粒、共性需求的場景,引導企業打造適合市場需求和自身能力的標準化產品與服務,加強優秀產品的推廣。三是圍繞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加快平臺在區域的深度應用普及。以園區為載體加快工業互聯網在區域的落地賦能,積極開展“工業互聯網+園區”、“工業互聯網+基地”等活動,聚焦園區/產業集群企業共性需求,引導平臺提供技術工具、金融支持、數據分析、供需對接等服務,提升平臺對園區企業數字化轉型支撐能力,打造可復制、推廣的區域賦能經驗路徑,實現平臺在園區/產業集群的應用推廣。四是加快工業互聯網與傳統基礎設施統籌建設、融合應用。拓展工業互聯網在城市、醫療、交通等領域應用,加快傳統基礎設施布局建設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打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融合應用新模式,鼓勵發展工業上樓等創新模式,將平臺作為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實現規模化建設推廣。
“未來我國應該從多方面、多路徑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田洪川表示。
田洪川表示,應充分發揮我國市場規模大、場景數據多、融合創新強的特色優勢,多措并舉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組織研究機構編制產業鏈圖譜及技術攻關路線圖,以系統工程思維和方法梳理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構成及關鍵技術產品清單,編制產業鏈圖譜,合理規劃技術產品攻關路線,按圖索驥系統推動技術攻關工作。依托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開展重大技術攻關。鼓勵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共同建設運營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促進中心,加快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開發、孵化與推廣。廣泛開展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評測。依托工業互聯網邊緣、工業PaaS、工業APP等領域評測國家標準及評測工具,有序推進技術產品評測工作,精準定位企業優勢及短板,以測促研、以測帶建,助力工業互聯網產業培育。積極打造“平臺+”融合應用試點示范。鼓勵重點平臺企業在典型行業場景落地應用,遴選一批應用價值高、可復制推廣性強的應用案例,樹立“平臺+行業”標桿。持續組織“平臺+園區”、“平臺+基地”試點示范項目遴選,提升平臺規模化推廣水平。
編輯:汪黃任
責編:張永杰
審核:王棕寶
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