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
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于2023年6月14至16日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通信管理局、蘇州市人民政府、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互聯網協會承辦。
6月16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工業互聯網與裝備制造行業融合應用論壇”在蘇州圓滿落幕。論壇由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蝶”)承辦,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協辦。攜手政產學研各界精英及企業創見者,共話裝備制造產業數字化發展機遇與未來,合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高地,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及經驗。
活動現場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歐陽勁松,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中鋼集團信息管理中心原總經理李紅,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代理秘書長王繼宏,海螺新材設備管理部部長柳正頂,泰豪公司信息服務部總經理詹岱松,金蝶中國助理總裁郭旭光,金蝶中國行業經營部總經理梁威等出席本次活動,論道工業互聯網助力裝備制造企業智能升級。
#1
智能制造先行
數字擎畫新型工業化新篇章
隨著數字化浪潮涌起,中國的企業也在發生巨變。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業態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支撐。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智能制造創新發展,以《“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為指導思想,在產業變革、技術升級、政策牽引上多措并舉,加速構建智能制造發展生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中鋼集團信息管理中心原總經理李紅在致辭中提到,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是工業互聯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行業、引領行業、關鍵行業。裝備制造的數字化轉型關系到整個制造業以及制造強國的發展。“今天,各位專家及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的機遇與未來,我們希望能夠迸發出一些火花來,在這個論壇上有所收獲。”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中鋼集團信息管理中心原總經理 李紅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歐陽勁松分享了關于智能制造未來發展的思考與建議,介紹了“1333”智能制造發展路線圖,強調企業要明確戰略目標,實施三大戰役,重視三個戰術,凝練三個成果。他表示:“企業要堅持效能驅動的戰略目標,以提升企業效益與能力為核心,建立科學量化效能評估體系,調動企業內生動力。”裝備制造企業應著力積累制造知識,筑優制造載體,攻關制造手段;抓實制造基礎數據平臺、裝備數字化、智能檢測裝備三個層面的技術基礎;凝練與創新中國模式、中國方案、中國標準,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歐陽勁松
#2
對標世界一流
打造裝備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
伴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與制造業相融共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加速。工業互聯網通過廣泛連接人、機、物等生產要素,構建起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接的新型生產制造模式,是產業體系新舊動能轉換、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作為中國企業云轉型的踐行者,金蝶始終致力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探索。在金蝶中國助理總裁郭旭光看來,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大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平臺將助力大型制造企業構建包括數字化營銷模式、產品數據共享模式、數字化供應鏈模式、數字化項目制造模式、數字化設備管理模式、數字化質量管理模式、數字化服務模式、運營大腦驅動的運營管控模式等在內的多重數字化新型能力。郭旭光深度剖析了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架構、應用架構及業務架構。金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始于金蝶2011年開啟的云轉型,推出了國內首款自主可控的可組裝企業級PaaS平臺金蝶云·蒼穹及大型企業SaaS管理云金蝶云·星瀚及行業應用,系統化打造了“PaaS+SaaS”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及解決方案體系,具備更可靠、更敏捷、更智能、更開放等技術特點,自主可控,信創適配。根植行業百強企業的應用實踐,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覆蓋平臺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六大新模式新業態,突破傳統生產方式和組織形式,推動轉型方式從單點應用向綜合集成轉變、從生產外圍環節向高價值環節延伸。
金蝶中國助理總裁 郭旭光
會議現場,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升級發布,這意味著國內首創的跨行業、跨區域、全面可組裝工業互聯網平臺全面出世,以自主創新、國產可信的可組裝企業級PaaS平臺金蝶云·蒼穹為基礎,以“1+N+X”的形式,基于統一的工業互聯網綜合平臺,面向裝備制造、鋼鐵冶金、煙草、電子、機械、食品等二十余行業,提供了面向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場景化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培育了在企業數字化領域發展最快的工業互聯網行業生態。
#3
創新驅動發展
領略行業標桿數字化轉型之道
作為“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海螺新材自2021年起布局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平臺模式、從內而外、推動傳統產業模式升級”為總策略,通過數字化、平臺化提升內部經營效率。海螺新材設備管理部部長柳正頂提到,海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依據“六化”原則,即平臺化設計、個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由銷售、采購等外部環節向研發、工藝、檢測等生產制造內部環節延伸,由單一場景向企業場景到產業場景延伸。他表示:“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滿足個性化的同時要保證質量,就需要更長的生產周期。基于數字化作業體系,可以實現工業生產的標準化(質量)、規模化(效率)與定制化 (體驗)的統一。”基于金蝶云·蒼穹PaaS平臺,海螺新材以“五可”特性,圍繞標準產品及行業化擴展(SRM、供應鏈、云之家)、自研行業定制(生產管控)、ISV行業定制(CRM、WMS、TMS)、生態集成融合(卡奧斯),構建工業互聯網數字創新底座。
海螺新材設備管理部部長 柳正頂
數字經濟運行周期下,制造業該如何實現精細化運作?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泰豪集團攜手金蝶奮斗22載,給出了優異答案。泰豪公司以金蝶EAS為主平臺,深度剖析自身業務特點,融合項目制造、財務共享、s-HR、商務管理、供應商關系管理,打造了業、財、人、物一體化平臺,以金蝶云·蒼穹PaaS平臺為基石,構建金蝶云·星瀚采購云應用,見證“云+端”雙模式高效落地。公司以二次創業以信息化為保障,延伸數字化轉型,穩步實現從聚焦業務財務一體化、數據可視的信息化建設1.0時代過渡至構建集團戰略管控平臺的2.0時代。泰豪公司信息服務部總經理詹岱松表示:“泰豪信息化建設2.0的核心目標在于提升數字化業務能力,新一代EBC系統架構方案以‘1+3+N’模式為抓手,成就一把手工程,以業務為導向,推動管理及流程標準化,讓數據更聰明,全面提升數字化運營與決策能力。
泰豪公司信息服務部總經理 詹岱松
論壇現場,主題為《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裝備制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圓桌對話成為焦點。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中鋼集團信息管理中心原總經理李紅,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代理秘書長王繼宏,海螺新材設備管理部部長柳正頂,泰豪公司信息服務部總經理詹岱松,金蝶中國行業經營部總經理梁威共商共話,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及應用實踐提供了前瞻之道。
圓桌對話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代理秘書長王繼宏談到,從行業的角度看,無論是工業互聯網還是數字工廠都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工具和抓手,最終是為了推動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轉變,促進企業實現業務模式和管理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哪些企業能夠抓住數字化機遇,也就抓住了未來智能化時代的發展機遇。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代理秘書長 王繼宏
在金蝶中國行業經營部總經理梁威看來,工業互聯網是用以連接上下游的生態,智能制造是手段,數字工廠是載體。他表示:“數字化轉型是模式,但未來如何科學系統地應用數字化做生意,如何做好數字化的生意,這才是數字化轉型的真正意義及價值所在。”
金蝶中國行業經營部總經理 梁威
本次大會上,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亮相展區。如今,金蝶星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連接超過126萬臺工業設備,沉淀了超過11萬個工業模型,打造17123個工業APP,以“平臺+生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創生無限的“星域創新空間”,作為數實融合的重要抓手和關鍵載體,已成為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數字化會帶來顛覆式的創新,會重塑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格局。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管理方案提供商,歷經30年發展,金蝶始終堅守產研初心,深耕尖端技術與產品能力,以可組裝式EBC領跑產業數字化,助力更多制造企業擁抱變化、韌性求索,為實現自主可控的高質量發展砥礪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