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2019年5G商用以來,“5G+工業互聯網”成為5G融合應用主陣地,已成為產業熱情最高、創新最活躍的5G應用領域,也是路徑探索深入、效果顯著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方向之一。“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的基礎良好、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從重要性和意義的角度來看,“5G+工業互聯網”將帶來新基礎設施、新技術藍海、新應用空間、新產業生態,開辟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和新模式。(1)新基礎設施。5G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連接的特性,高度契合工業企業對無線網絡的需求,推動實現“廠內廠外一張網”和“生產辦公一張網”,將重構工業企業網絡設施。(2)新技術藍海。工業需求促進5G超級上行、高精度定位、5G與TSN融合等5G技術創新,催生工業級5G終端、工業級CPE設備、工業PLC等5G融合新產品。(3)新應用空間。我國工業門類齊全,具有全球最大的5G垂直行業應用市場,為5G發展帶來極大市場空間。5G在電力、港口、礦山、制造等工業互聯網垂直行業的探索,將賦能現有生產環節、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有望培育新的殺手級應用。(4)新產業生態。5G產業鏈由上游基站升級、中游網絡建設、下游終端產品應用場景構成,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涉及到網絡化升級改造、融合產品研發等方面,將促進5G產業鏈的拉長、打破,或催生新的產業變革,涌現一批新的行業巨頭企業。
“5G+工業互聯網”為5G融合應用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引領5G融合應用的火車頭、排頭兵。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在政產學研用等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開展“5G+工業互聯網”探索,在建項目超1500個,覆蓋20余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第三屆“綻放杯”大賽中,“5G+工業互聯網”參賽方案占比超過28%,一等獎方案占比80%。當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主要成效如下:
(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夯實
從基礎設施情況看,當前我國5G基站總數已超80萬,占全球70%以上。工業5G專網建設部署方案日趨成熟,虛擬專網成為降低中小企業應用5G門檻的有效方式,混合虛擬專網成為深化5G應用的主要選擇。據統計,當前部署5G網絡的項目中90%以上企業應用以上專網部署方式。此外,5G與TSN等新型網絡技術加速融合。3GPP將TSN技術納入5G標準,用于滿足5G承載網的高可靠、確定性需求,將在時延抖動以及時間同步方面對5G網絡進行進一步增強,隨著R16版本的產業逐步成熟、R17版本的發布,5G網絡承載能力將進一步加強。
(二)重點行業典型場景應用走實向深
當前,在工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等產業各界協同探索下,涌現出一大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創新應用實踐。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5月31日印發的《“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顯示,當前5G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檢測、故障運維、物流運輸、安全管理等工業環節的結合,已經形成了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生產現場監測等10個“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體現了數字化研發、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精益化管理等工業互聯網六大模式。這些典型應用場景在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采礦行業、電力行業五大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得到了一定規模的應用,具備較強的復制推廣和應用示范價值。
(三)落地實踐應用效果初步顯現
“5G+工業互聯網”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動工業生產方式、企業組織方式、產業發展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在降本提質增效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降本方面,遠程設備操控、無人智能巡檢、生產現場監測等場景助力企業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生產。礦山領域利用5G實現無人礦卡駕駛和井下采掘,降低人員傷亡等事故發生率,實現1人操控多臺設備、運輸車完全無人化操作,有效解決礦區安全駕駛問題,設備作業效率提升10%以上。在提質方面,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等場景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良品率。鋼鐵行業部署5G+8K表面檢測系統,改變現有抽檢模式實現產品全量檢測,調高鋼材缺陷檢出率達90%以上,缺陷識別率達85%以上。在增效方面,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產制造、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等場景支撐企業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電子設備制造業通過5G網絡實現無線化連接,完成“剪辮子”改造,促進柔性生產制造時間從2周縮短為2天,實現了從“多步一檢”到“一步一檢”模式改變,極大提高生產效率。
(四)產業生態初步構建
工業企業、基礎電信企業、設備商等產業各方面合作意愿強烈,共同聚焦工業企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問題,深入挖掘應用場景與需求,聯合制定解決方案,協同落地實施部署,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探索形成了“團體賽”發展模式。5G芯片、模組等關鍵產品價格大幅降低,供給能力穩步提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企業已經發布的5G模組款數接近50款,涌現一批具備5G通信能力的無人機等工業融合終端產品。截至2021年4月,全球一共發布工業級CPE設備達到387款。據報道,最近中國聯通聯合行業各方推出了低成本的“雁飛5G模組”,通過削減不必要的功能,將5G工業模組的價格從之前的近千元降低到499元,這有望開啟5G模組價格快速下行通道,有利于逐步消除價格壁壘。
相關業務聯系人
湯立波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
聯系方式:13522792653
tanglibo@caict.ac.cn
來源:中國信通院CA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