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之時,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工業創新轉型的重要依托。2016年2月1日由工業、信息通信業、互聯網等領域百余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AII),到2021年2月1日AII成員單位已達1856家,5年間已逐步形成了多方聯動的產業生態格局。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創東智”)深感我輩肩上承載著歷史賦予的機遇、挑戰與希望,唯有以百倍的努力,爭取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這迎新送舊之際,我們展望未來,愿以一點拙見為行業發展盡綿薄之力。
01 工業互聯網“脫虛向實”的態勢更加明顯
在經歷了“摸石頭過河”式的前期探索后,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了“脫虛向實”階段,這其中有幾個變化。
第一,回歸商業本質,從關注平臺到關注應用,通過應用解決生產痛點問題,對生產帶來真正的價值。目前,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已經由銷售、物流等外部環節向研發、控制、檢測等內部環節延伸;5G、AI、大數據等新技術在生產全流程的應用力度得到深化。
在2020年AII發起的工業智能應用案例征集活動中,格創東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缺陷分類系統”和來自于化工、能源、汽車裝配、鋼鐵制造等行業的8個人工智能應用案例一起入選。這些案例充分展示出工業互聯網對生產帶來的實際帶動效果。格創東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缺陷分類系統”是針對在液晶面板生產制程中,由人工根據規則和經驗對缺陷進行分類判定的現狀,通過導入自動缺陷分類系統,代替人工完成分類工作,實現了以下目標:
AI識別速度提升5-10倍,準確率從人眼的85%提升到90%以上;
替代50%以上的人力,實現超千萬每年的經濟效益。
第二,工業互聯網進入行業垂直化發展階段,平臺和應用服務商更加注重面向不同行業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工業互聯網相關賽事為例,收到的參賽作品涵蓋原材料、消費品、裝備、電子等近三十個工業行業,甚至還輻射農業、金融業、旅游業等其它產業。專家評委們均表示解決方案的行業性非常明顯,囊括了中國工業制造業的方方面面。
格創東智研發的面向半導體行業的“半導體制造R2R極致品質控制解決方案”,在2020年第二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半導體批次制程被認為是當今最為復雜的高技術制程,也正因其制程工序復雜、制程高度重入以及品質實時控制難等問題,半導體的生產良率提升是非常困難的。R2R方案以工業互聯網為依托,利用數據驅動、反饋控制、局部優化等方法,達到補償生產過程擾動、提升生產品質的目的。
目前,基于工業互聯網的R2R極致品質控制解決方案已經在TCL華星光電武漢t3、t4工廠蒸鍍和曝光等關鍵制程上線應用,顯著減少生產變異,預計每年企業可增加收益500萬以上。
第三,從輕到重,從點到面,從少到多。前期探索時大家都做一些碎片化應用,只針對單點問題單個突破;而未來的重點則是要做完整系統,由點到面來洞察問題、解決問題。例如上述的R2R方案就是一款覆蓋半導體良率提升全流程的應用,包括生產過程數據獲取、品質全檢數據獲取、實時工程過程反饋和控制等環節,實現品質控制閉環。
工業互聯網在驅動制造業提升核心技能方面發揮出越來越明顯的效應,正在幫助中國制造業通過轉型,產生革命性變化。
02 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凸顯,支撐縱向、橫向業務發展
今年全球突發的疫情對制造企業實施了一次扎扎實實的檢測,迫使企業開始思考如何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加快規劃數字化轉型建設。而大中小型企業面臨的挑戰各不相同。對大企業來說,企業需要采用更深化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全場景、全鏈條上的所有問題,例如從供應鏈環節到生產制造環節再到客戶交付環節等,環節數量多、難度大,因此大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建設需要縱向發展,鉆研高精尖,突破創新。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以往可能苦于成本高、交付難度大等問題,企業遲遲未能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而此次疫情是一針“助推劑”,倒推中小型企業意識到發展工業互聯網建設的必要性。在這個前提下同時也要考慮到中小型企業的資本、技術水平,因此中小型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建設更傾向于采用“由供應商提供更加便捷、低成本、快速交付SaaS類應用,取得一定成效后再繼續投入”的方式。
格創東智基于東智APaaS平臺,通過低代碼、無代碼的方式,將業務組件、模型算法、工業機理等微服務組件進行復用。
縱向來說,格創東智通過深度挖掘數據業務價值,深耕半導體行業,拉通半導體行業產業鏈,形成了完整功能鏈條。格創東智落地了多個應用項目例如設備互聯、設備預測性維護、工業品質分析優化、智能視覺檢測等,實現諸多隱形、顯性收益,例如降低原廠改造費用、提升年直接效益、減少品質異常頻率等。
橫向來說,格創東智不斷地將在半導體行業諸多案例中積累的經驗和KnowHow提煉沉淀到APaaS平臺上,以行業KonwHow和敏捷開發平臺形成輕量級應用,將其以SaaS方式賦能給廣泛的中小型企業,幫助其進行迭代式工業互聯網建設。例如某機械加工企業根據其不同階段的需求,按需選配,訂閱東智設備健康管理EHM不同功能套件,滿足其對設備管理的全場景需求,實現設備智能診斷、維護保養、預測維護、遠程維護、備件預測等。通過部署東智EHM,該企業生產產值提升3%-5%,降低設備異常停機時間降低10%-20%,設備維護成本降低10%-15%。
03 軟件平臺化趨勢明顯,國產化工業軟件加速發展
工業軟件,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成熟,也正從工具向平臺進化。傳統工業軟件覆蓋了企業研發設計、生產控制、組裝測試、售后運維、遠程服務等各環節,主要是以信息化手段支持工業企業各個環節的效率提升、質量提升。未來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工業軟件,除了傳統工業軟件提供的信息化能力外,更能帶來制造業商業模式的變革支撐,包括協同研發、個性化定制、網絡制造、在線運維、分時租賃等領域。
過去,工業軟件的開發受限于工業專業技術領域微服務功能模塊賦能不足。現在,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中的微服務功能模塊封裝了工業技術、知識、經驗、模型等工業原理,供工業軟件開發者調用,讓軟件開發交付速度提升8倍,交付成本降低至原來的20%-4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很多企業的生產交付面臨諸多問題。特別是高度依賴于工業機器人生產的工業企業,由于設備服務商無法到達現場,大量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無法及時維保,給生產帶來極大的風險。格創東智基于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敏捷開發出“工業機器人遠程實時運維APP”,通過低代碼、拖拉拽圖形化開發方式,僅以行業平均開發周期40%的時間便上線應用,助力企業快速復工復產。該應用同時也在2020中國(天津)工業APP創新應用大賽上一舉奪魁。賽后,格創東智宣布加入“百萬工業APP生態培育計劃”,向更廣泛的第三方開發者、平臺伙伴以及企業客戶開放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上沉淀的數萬個機理模型,以開源推動工業軟件生態建設,構建開源、共享、協同的社會創新生態環境。
未來,我們將不斷沉淀工業性模型、服務模塊、開發模塊等,賦能行業客戶進行自助式小工具開發,加快客戶在工業軟件方面的部署速度和創新速度。
04 IT&OT融合人才培養是關鍵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就是要通過IT和OT融合,實現數據的整體融合,進而實現管理方法上的根本變革。但制造業行業眾多且工藝流程復雜,要實現IT和OT融合,除了需要制造行業專家提供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外,具有資深數字化研發背景和經驗的IT專業人才更不可或缺。IT與OT融合趨勢不僅在制造業體現得淋漓盡致,目前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展如“互聯網+”比賽等以激勵學生跨專業發展的活動,將融合觀念潛移默化給更多的年輕力量。
IT與OT需要深度融合的理念也體現在格創東智的人才戰略上,我們的人才資源配備上更重視外部引進和集團調任的“人才融合”策略,以打造更加完整、豐富、多元的團隊。這種多元人才融合的結果,就是讓格創東智變得更容易實現創新。2019年中至今,格創東智已實施了數百個工業互聯網項目,其中不乏創新型項目。
制造企業最終將體驗到IT與OT融合變革的結果:工廠內的人員不再是傳統工程師,而是真正看得懂模型,會用軟件平臺操控設備維護、品質分析的人。設備的管理、品質分析也不再采用傳統管理模式,而是技改或引入新的IT工具。
身處工業互聯網浪潮當中,格創東智感受到了這幾年的巨變,中國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非常豐富,中國企業一旦有動力,發展會非常快。從格創東智的實踐來看,已有一批優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懷有寧“深”勿快的心態,正在沉入行業中去學習、研究、創新。在這些企業以及新生力量的努力加持下,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定能披荊斬棘,穩步發展。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