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5-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11月6日下午,在由商務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全球服務貿易聯盟主辦的“探尋國際數字治理之道 同創數字產業發展之機暨數字貿易創新高端對話”分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發表了題為《推動數字市場更高水平開放》的主題演講。
敖立指出,全球范圍內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領域國際經貿往來不斷加深,推動國際經貿發展模式、結構和治理正經歷深刻變革。市場主體方面,數字跨國企業在全球百強跨國企業中的占比已超過20%。國際要素流動方面,跨境數據流動規模激增,過去10年增長超過1000%。國際貿易方面,數字服務貿易在服務貿易中的占比突破50%,成為外貿增長新引擎新動能。國際投資方面,信息通信業的綠地投資和跨境并購規模長期排在服務業的前2位。
面對發展新形勢、新機遇,中國堅持推動數字領域對外開放,拓展互利共贏合作關系,為中國乃至世界創造更好發展機會。截至2023年9月,中國已與29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子商務合作機制,與18個國家簽署數字經濟投資合作備忘錄,在10個已簽署的自貿協定中設置了電子商務或數字經濟專章。
敖立表示,圍繞中國數字市場更高水平開放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持續開展理論和政策研究,并深入蘇州工業園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形成了五條區域層面推動數字領域國際經貿發展和制度創新的實踐經驗。
一是緊跟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布局,發揮區域特有國際合作優勢。地方推動數字領域開放合作順應形勢、發揮優勢更容易取得成效。建議地方一方面關注國家正在推動的國際經貿談判與對外合作部署;另一方面注意發揮當地的區位優勢和平臺優勢,如依托中新合作產業園拓展數字領域合作。
二是立足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推動政策法規對接互認。數字貿易已經成為國際經貿談判的重點領域,對規則議題的適用場景及面臨具體問題的研究亟待加強。建議地方發揮好靠近具體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的優勢,為國家試制度、闖新路,探索務實合作機遇和改革實施路徑。
三是圍繞數字企業發展需求,打造一流數字營商環境。如何幫助數字企業更好開展國際業務是數字經貿合作的核心問題。建議地方持續關注數字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推動構建更符合數字企業發展需求的服務體系和體制機制。
四是把握數字時代發展規律,謀劃數字產業新發展。數字貿易的蓬勃發展始于數字技術發展應用所導致的可數字化交付服務業的崛起。建議地方重點關注數字化潛力較大的現代服務業,以及可以更好開展“服務型制造”的先進制造業。
五是聚焦數字市場制度創新,推動相關部門協同聯動。數字市場制度創新涉及數字產品市場準入、跨境數據流動、平臺監管等復雜新興議題,涉及主管部門多、改革協調難度大。建議地方建立健全跨部門工作機制,加強與主管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政策聯動,共同拓展制度創新空間,努力形成新的制度創新成果。
未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持續深耕數字市場開放問題研究,為推動數字領域制度創新貢獻智庫力量。
來源:中國信通院CA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