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系列重要論述,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信息通信技術和信息化發展,強調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斑@為我們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信息通信業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敝袊畔⑼ㄐ叛芯吭涸洪L余曉暉在接受《人民郵電》報采訪時表示。
“我們要深刻領會信息通信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的光榮使命和重要職責?!庇鄷詴熣f,信息通信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承擔著光榮使命和重大職責。信息通信業極具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是信息化的核心構成,貫穿在新型工業化各項任務中,發揮創新引領、基礎支撐、轉型促進、生態賦能、安全保障等關鍵作用,責任重大、前景廣闊,鞏固提升行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一是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強大動力。一方面,信息通信業是產業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信息通信業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力最強的產業之一。我國信息通信領域實現持續性突破,部分領域全球領先。加快信息通信技術創新突破,擴大國際領先優勢,是推動產業科技創新的關鍵任務。另一方面,信息通信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創新突破。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新突破并深度融入千行百業中,不僅可以帶動芯片、工業軟件、自動化等領域基礎性、通用性技術創新,還能變革創新范式、提升創新效率、重塑產業創新體系,從而加快破解我國產業科技創新核心難題。
二是發揮基礎支撐作用,為新型工業化提供關鍵底座。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5G基站規模超320萬個,全球占比超六成,算力規模全球第二,標識解析體系上線二級節點332個,服務企業超過34萬家。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個,連接的設備超過8900萬臺/套,“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8000個,覆蓋工業全部41個大類。信息通信業持續為個人數字化生活提質升級提供堅實數字底座,且正為工業生產要素高效流通、產業鏈供應鏈有效協同、制造業全面數字化轉型打通“信息大動脈”。
三是發揮轉型促進作用,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升級路徑。信息通信業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先導力量,信息通信業是我國具有全球競爭力、處于領先地位的優勢產業,代表產業高端化發展方向,正加速滲透到生產核心控制環節,變革制造范式,提升傳統產業效率,孕育催生新業態新領域,是6G、下一代互聯網、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的策源地。信息通信業是綠色低碳發展的踐行者和使能者。信息通信業不僅自身是節能減碳的重要領域,更是賦能千行百業進入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助推器。相較2017年,2021年數字技術賦能電力、工業、交通等行業減排總量分別增加12.3%、5.4%、18.3%,賦能綠色發展的作用日益增大。
四是發揮生態賦能作用,為新型工業化提供生產服務。基礎電信企業、大型互聯網平臺企業、電信設備企業等信息通信企業正面向工業需求構建新的數字化服務平臺,部分企業甚至成立了服務工業數字化轉型的專業“軍團”,越來越多制造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正在加快興起,形成了協作高效、配套完整、功能完善、極具活力的產業生態,可為新型工業化提供日益強大的生產性服務。信息通信業成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先導示范。
五是發揮安全防護作用,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強大保障。一方面,依托我國系統、終端等整機設備優勢,帶動先進制程不斷升級,推動國產芯片、器件的落地應用和迭代改進,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產業鏈,是提升整體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韌性水平的重要內容,也是重要途徑。另一方面,維護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是信息通信業的基本職能,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底線要求。同時,新型工業化的發展必然要求推進數實深度融合,由此將推動風險向物理世界蔓延。立足強大的網絡和數據安全能力,全力維護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融合領域安全,可為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對于信息通信業如何更好支撐賦能新型工業化這一課題,余曉暉表示,信息通信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錨定現代化發展方向,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最大化釋放融合賦能效應,以自身現代化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和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進一步提升創新引領能力。推進5G-A、6G等關鍵技術研發攻關,保持全球引領優勢。搶抓通用人工智能孕育興起的歷史機遇,發揮制度和市場優勢,推動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礎性原創性技術突破,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發揮市場、數據、場景等優勢,牽引和激發數字技術與業務創新。
二是進一步提升基礎支撐能力。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IPv6等規模部署,保持網絡設施全球領先;加快工業互聯網體系化發展,鞏固提升工業互聯網領先水平;加快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深化云網融合、算網融合,探索推進算力互聯互通和算力互聯網發展,匯聚形成全國算力“一張網”,全力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三是進一步提升轉型促進能力。抓住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變革突破機遇,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業領域部署。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規模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在重點行業、產業鏈、產業集群、工業園區的深度應用和全面普及,推廣5G工廠。全面推動工業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分類、分業、分階段體系化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實現全域、全鏈、全環節數字化發展。
四是進一步提升生態賦能能力。加快推動行業監管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和融合生態。發揮基礎電信企業鏈長作用,在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工業數字化轉型中作出更大貢獻。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拓展消費場景,賦能生產制造,提升生態主導力和全球競爭力。鞏固通信設備企業領先優勢,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與發展主導權。支持中小企業在前沿性、顛覆性、不確定性高的領域開展創新探索,培育一批極具創新活力的獨角獸企業。發展壯大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五是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以長板帶短板、以整機帶部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防范化解工信領域重大安全風險,提升網絡安全極端情況風險防范能力,健全工信領域數據安全保障政策、制度、標準體系,圍繞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興融合領域,深入實施分類分級安全管理,持續提升融合安全保障水平。
文章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