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2018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工業互聯網”高端對話在貴陽成功舉辦。本次會議有幸邀請到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紅衛、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蒙牛集團 CEO盧敏放、通用電氣(GE)數字集團亞太區總裁、首席商務官王春文、思愛普(SAP) 副總裁Andreas Hube、海爾集團副總裁陳錄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等領導、專家,分享工業互聯網發展態勢及產業實踐。
如果您沒有到現場,是不是有點可惜?沒關系,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這些大咖們重點分享了什么?
高紅衛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演講主題:走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道路
高紅衛表示,走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道路必須根據本國國情和時代潮流大趨勢作出科學判斷,走出一條與發達國家殊途同歸的發展之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走“自上而下逐步深化”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道路,發揮航天云網優勢,助力實現智能制造、協同制造、云制造。
孫丕恕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
演講主題:數字化轉型,成就智慧企業
孫丕恕表示,要像BAT引領消費互聯網發展一樣,發展工業互聯網也需要加強投入,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其核心是運營商通過不斷加大投入,培育并吸引更多的工業APP、更多應用加入平臺。只有這樣才能拉動中小微企業積極使用工業互聯網,加快轉型發展的步伐。對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商應具備三大能力:云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先進制造業的模式經驗。
盧敏放 蒙牛集團 CEO
演講主題:擁抱工業互聯網,迎接乳業數字新時代
盧敏放表示,工業互聯網時代,數據采集是基礎,數字革命正在定義中國制造,數字革命也正在改變乳企,乳業擁有漫長的產業鏈,乳業數字化,要從安全起步。
王春文 通用電氣(GE)數字集團亞太區總裁、首席商務官
演講主題:數化萬物,智在融合—‘數’造工業新機遇”
王春文認為,中國制造業面臨產能過剩、對市場變化缺乏高響應力,企業利潤低、缺乏增值服務等困境,而在這過程中,對設備的關注遠遠低于對生產中人和料的關注,存在著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數字化正在席卷每個行業,數字化領導者擁有絕對的資產生產力,制造智能化,設備數字化,知識智能化,產品服務化是我們在工業互聯網進程中的必經階段。伴隨著技術的革新,人的數字化思維也至關重要,只有從技術和人以及企業文化中全面推進,才能實現工業企業的數字轉型。
Andreas Hube 思愛普(SAP) 副總裁
演講主題:“德國工業4.0產業實踐—中德在工業4.0和其它方面的合作”
Andreas Hube闡述了工業4.0是基于物理信息系統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通過業務和數據的深度集成可以創造價值。中德兩國合作密切、交往頻繁,SAP作為德國市值最大的高科技企業,積極參與和推動兩國政府間和企業間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橋梁作用。
陳錄城 海爾集團副總裁
演講主題:COSMOPlat:新動能的播種機—海爾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與實踐
陳錄城認為,新時代下的全球制造業發展為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新動能轉換的播種機,將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實現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
王志勤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
演講主題: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
王志勤表示,工業互聯網是把握新工業革命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開展好工業互聯網發展“323”行動。具體為: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推進大型企業集成創新、中小企業應用普及,構筑產業、生態、國際化三大支撐。
各位大咖分享了這么多重要的觀點、內容,大家感想如何?期待大家的留言,一起碰撞出更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