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14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AII”)第二十二次工作組全會召開。活動期間聯盟碳達峰碳中和組(以下簡稱“雙碳組”)的工作研討會也如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專家以及相關從業人員出席本次研討會。參加會議的各位嘉賓圍繞雙碳領域的熱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技術互促、經驗共享以及理念共融。
會議上首先由雙碳組主席高艷麗為各位參會嘉賓介紹了2023年雙碳組的工作進展。高艷麗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體系已經確立,行業、區域、產業三大方向在雙碳的基礎研究、案例推廣、知識培訓,公共服務、技術創新、標準研究、企業調研、載體建設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推進。下一步,工作組將更加緊密團結成員單位,力爭在技術創新、標準規范、實驗室、國際合作等領域取得新突破。
本次會議專家云集。國網新能源云技術總監、首席專家張崇見在《新能源云服務省市縣域雙碳支撐服務平臺和實踐案例》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國網新能源云的設計,旨在建設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型能源數字經濟平臺,建立“橫向協同、縱向貫通”和“全環節、全貫通、全覆蓋、全生態、全場景”的新能源開放服務體系。
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總工張廣河為我們在《源頭減碳、負荷低碳的先進技術及應用實踐分享》的主題分享中系統講解了智能光儲清潔能源技術和零碳數據中心技術以及華為在數字能源中的雙碳實踐與探索。
南京旗云中天總經理湯金平在《量化組件積灰損失,助力光伏運維降本增效》中表示,通過精準的氣象監測和能效分析以及優化清洗策略,可有效解決新能源并網、虛擬電場、電力現貨交易過程中精準氣象預報的需求,降低罰款,提高并網收益。
中國電信工業BG 總裁助理仲肇中在《中國電信綠色發展實踐經驗及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思路》中表示,中國電信以“一個戰略重點”、 “兩個發力方向”、“四個基本策略”、“八大綠色行動”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為引領,在綠色低碳方面進行了多維度全方位的實踐與探索,通過網絡架構優化、云網融合布局、建設模式創新、新技術應用、AI賦能等方式開展節能降碳。
北京佳華智聯科技總經理助理楊強在《面向涉碳主體的雙碳物聯網大數據產品體系介紹》中表示,北京佳華智聯以綠色為目標與驅動,圍繞能源結構轉型、低碳技術應用、資源循環利用和碳排放精準管理等綠色發展途徑,對重點設備智能控制、過程控制優化、融合協同減碳等數字化技術提出新的要求,推動數字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等,進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綠色化轉型。
51World西南大區總經理張焜棋在主題為《數字孿生賦能智慧低碳園區建設》中表示,園區是為了實現產業發展等功能性目標,由政府、企業或者其他組織機構創立的特殊區位結構。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園區是最重要的人口和產業聚集區,是最主要的經濟和社會活動承載的空間載體。構建雙碳數智大腦,“以數字底座為數字動力”和“以新型電力系統為綠色動力”,形成“綠色動力+數字動力”雙動力助推園區低碳化轉型。
阿里云能耗云解決方案總監趙亮在《數字化技術推動工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探索與實踐》中表示,阿里云作為碳中和的技術服務企業,將碳中和的重要實踐者分為三類,即區域公共機構,企業,和普通居民。“碳眼”重點幫助公共機構基于數據洞察去做自己的區域規劃和規劃落地;“能耗寶”面向企業,協助企業從碳監測、減排、資產管理等,助力碳中和的實現;“低碳社區”則是面向社區的碳普惠平臺。
百度智能云工業產品部度能產品負責人王彪在《度能助力能碳數智化及實踐分享》中表示,度能覆蓋感知層的相關硬件,平臺層的相關工具鏈和知識庫,以及應用層的各類場景化的數智應用,用一句話闡述,就是通過物聯實時感知,將能碳數據采上來;然后通過能碳底座和數字化基礎應用,將能碳信息精細化的管理起來;基于場景,提供診斷、分析以及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的AIoT節能降碳算法模型,讓能和碳降下來。最后,利用精準的大模型能力,降低能碳管控系統的使用技術門檻,讓客戶更好的用起來,提供持續性的運營服務。
騰訊數字孿生產品運營副總經理朱暉在主題為《數字孿生助力工業園區碳中和實踐》中表示,基于騰訊數字孿生平臺,從監控優化,到生產運營,再到能源決策,數字孿生技術全面支持企業低碳戰略的落地和實施;對于工廠常見用能設備、空壓機、中央空調、循環冷卻水等高能耗設備進行統一的納管控制,有效節省能源消耗。
在最后的討論環節中,由中國電信工業BG 總裁助理仲肇中匯報了《先進制造業集群“碳達峰碳中和”發展路徑白皮書》的階段性成果,并公開征集編寫單位和優秀案例的建議。會議現場各聯盟單位積極參與討論,為白皮書的編寫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思路。
最后雙碳組主席高艷麗表示,未來雙碳組將以新能源云為主導,拓展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將整合所有生態能力,構建一個眾創擴展的雙碳實施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