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表示,目前全國“5G+工業互聯網”的項目數已經超過8000個,5G已經由生產現場監測、廠區智能物流等外圍輔助環節,深入到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等核心控制環節。今年以來,工信部組織各地方積極推薦優秀項目,經過評審認定和社會公示形成了《2023年5G工廠目錄》。王鵬介紹,從行業分布來看,《2023年5G工廠名錄》中收錄的5G工廠已經廣泛覆蓋24個國民經濟大類。從地域分布來看,名錄中的5G工廠分布在全國26個省、區、市,其中江蘇、山東、湖北、安徽、浙江、江西、天津、河北、遼寧、湖南、廣東等省市的5G工廠數量位居全國前10位。從企業的類型來看,名錄收錄了中央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其中大型企業占比達到52.7%,中小企業也達到了47.3%,已經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從場景實踐來看,工信部前期已經發布過“5G+工業互聯網”20大典型場景,樹立了一批“樣板間”,而在名錄中的300個5G工廠中,20個典型應用場景的實踐均超過50%,形成了“商品房”的示范推廣效應。從發展成效來看,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根據名錄當中企業報送的數據來測算,300個5G工廠將帶動總投資近百億元,對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發展等方面的促進作用明顯。根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通過“5G工廠種子項目”統計,截至今年9月,全國已有1800余個5G工廠項目,涉及29個省(區、市),已覆蓋裝備制造、電子設備制造、石化化工、港口等10個“5G+工業互聯網”重點行業,以及有色金屬、材料等其他行業,項目類型已包含產線、車間、工廠等各層級。
附:2023年5G工廠名錄












文章來源:人民郵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