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在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探索也在快速推進,逐步形成由制度、市場和技術相互配合組成的金三角,三路并舉打通數據要素市場化實現路徑。其中,可信數據空間作為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從概念階段走向實踐落地,構建起數據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的信任底座,正成為國內外產業各界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
為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充分展現可信數據空間在跨域數據流通和價值釋放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可信工業數據空間生態鏈攜成員推出“可信數據空間探索者說”專欄,解讀概念認知、分享實踐成效,為數據“供”出來、“活”起來、“動”起來提供路徑參考。
首期約稿嘉賓:
張向宏
北京交通大學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ICIR)教授
以下正文
國家數據基礎設施(NDI)的
守正與創新
深刻認識數據要素化新時代的“六新”特征一是進入數據要素化發展新階段,數據成為第五大生產要素。二是加速形成數據網絡新空間,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影響,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三是形成以數據為中心的新功能要求,基礎設施也經歷了從建設網絡傳輸通道、到計算算力、再到滿足數據全生命周期的轉變。四是提出數據這一新型基礎設施,必須要對已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進行全面集成。五是催生數據新產業,已經開始涌現數據商、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等新的產業主體。六是形成管理新體制,今年10月25日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成立,將在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
深入理解國家數據基礎設施(NDI)的“兩維度”構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NDI)是經濟社會進入數據要素化發展新階段,支撐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實施,支持數據資源跨域使用控制和開發利用落地,全面促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平臺和載體。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由縱向“基礎設施形態”和橫向“數據全生命周期”兩個維度構成。
(一)縱向架構——基礎設施形態
縱向上從頂到底分別是國家數據空間、國家軟基礎設施、國家硬基礎設施、國家數據安全基礎設施等四層架構。
1.國家數據空間
國家數據空間由國家公共數據基礎空間、國家行業數據空間、國家區域數據節點空間組成。
國家公共數據基礎空間:以“1+32+N”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為基礎,覆蓋全國一體化公共數據資源匯聚共享、統一開放、開發服務基礎平臺。
國家行業數據空間:圍繞數據規模大、數據質量高、應用場景多的N個行業,如金融、能源、水利、氣象等,這些行業前期已經積累了非常好的開放共享和流通應用基礎。
國家區域數據空間:以上海、北京、武漢、深圳、成都、西安、沈陽等中心城市為主節點,重點從產業數據樞紐、特色數據空間、數據共享開放運營應用、數據流通交易環境等方面,構建安全可信的數據生產流通平臺。
2.國家軟基礎設施
國家軟基礎設施主要為不同行業數據空間和參與主體提供相關標準、協議規范和工具,具體包括:
實現數據跨域使用控制的數據持有者操作工具:能夠確保數據持有者能便捷修改數據的工具,包括數據授予、撤銷、更改訪問權限、指定新的數據訪問和使用條件等操作
身份管理工具:確保參與者能確認數據共享的對象
產品認證工具:確保數據空間中的連接的軟件可以被信任
智能合約工具:確保數據僅被以特定的方式利用
數據互操作性協議和標準,確保平臺上各主體間可以用相同方式進行交互
數據連接工具:為各類主體提供數據訪問和交換接口
通用算法模型和控件庫:提供標準化、智能化數據服務的各種模型、工具和構件
3.國家硬基礎設施
包括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其中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又包括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交通、鐵路、電力、能源、水利、生態、市政等領域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的融合基礎設施,以及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等終端基礎設施。
4.國家數據安全基礎設施
國家數據安全基礎設施縱向貫通國家硬基礎設施、國家軟基礎設施、國家數據空間全層級,橫向覆蓋數據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安全監管平臺,包括全國一體化數據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通報平臺,數據安全監測預警平臺,數據安全應急處置平臺和數據安全監督管理平臺。
(二)橫向架構——數據全生命周期
包括采集、歸集、加工、共享、開放、應用、交易、存儲8個維度,都需要有平臺去承載相應的功能。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數據交易平臺,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的數據交易所已經結合數據空間、隱私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滿足數據核驗、跨域控制、可信操作、智能合約等功能要求,這將是數據基礎設施發展的重點,也是數據交易的重要發展方向。
堅持守正與創新:加強對已有基礎設施的繼承與發展,以數據空間為切入探索和發展新型數據基礎設施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已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的基礎上進行繼承和發展,守正是我們要堅持的重要原則之一。過去三十年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基礎設施是我們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的重要基石和基礎,我們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造,提高其數據處理能力和效率,以滿足數據要素發展的需求。同時也要借鑒前序建設經驗,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資源,同時避免對原有系統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和影響。
同時創新是國家數據基礎設施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守正的基礎上,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創新發展國家軟基礎設施和國家數據空間這兩方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針對國家數據空間,建議應盡快確定1+32+N”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作為國家公共數據基礎空間的基礎,盡快確定首批參加國家行業數據空間的行業領域,盡快確定首批參加國家區域數據空間的節點城市,盡快啟動國家數據空間建設。針對國家軟基礎設施,應當盡快組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重大工程產業化項目,在短期內實現國家軟基礎設施技術和產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