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2020工業互聯網網絡創新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期間舉辦。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本次大會以 “網絡引領、創新實踐”為主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出席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出席大會并做主題演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劉多主持會議,來自產學研用各界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韓夏局長表示,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建設在頂層規劃、技術創新、生態融合、標準化活動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延伸至全國300多個城市,連接工業企業數量超過18萬家;“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在建項目超800個,預計年底將突破1500個;標識解析體系二級節點上線74個,接入企業6000余家,標識注冊量超過70億,日均解析量超過300萬次,建立工業互聯網網絡發展良好局面。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突破核心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夯實基礎設施,增強網絡供給能力,深入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提升服務廣大工業企業的能力。三是深化融合應用,優化產業生態結構。四是完善發展環境,構建持續發展保障。
隨后,劉韻潔院士發表題為“服務定制網絡助力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創新”的主旨演講,分析了面向2030的網絡架構需求,提出智能、安全、柔性、可定制的服務定制網絡概念,并詳細介紹了工業互聯網外網關鍵技術發展及示范應用的建設情況。
會上,魯春叢副局長以“打造高質量外網,探索服務新應用”為主題,報告了工業互聯網外網最新進展。他指出我國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建設已進入加速發展期,要按照“建網用網,雙輪驅動”的思路繼續鼓勵產業龍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深入合作,探索更多企業外網建設應用模式,全面推進企業外網應用服務的普及。
在“工業互聯網網絡成果發布”環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公布了最終入選的20大工業互聯網外網優秀服務案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余曉暉啟動時間敏感網絡(TSN)產業鏈名錄創建計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公布了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首批產品評測結果。這些成果的發布,對于推動產業整體技術水平的進步、提升內外網網絡化供給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在“工業互聯網網絡技術創新與實踐探索”環節,來自中國信通院、江蘇省工信廳、中國聯通、中國航發、北京東土、北郵、華為的專家們分別就“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指數模型、地方和企業應用實踐、TSN和確定性網絡技術創新等內容進行了主題分享,解讀行業最新政策走向,分享地方及企業內、外網絡改造實踐經驗。
此次大會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在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取得的成效,明確了網絡建設、技術研究、產業孵化、生態培育的未來重點發展方向,對于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點擊以下鏈接,觀看大會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