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
6月15日,2023工業互聯網大會在蘇州舉行,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工業互聯網技術產業創新研究部工程師侯羽菲指出,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由單一技術屬性向技術、業務與商業三大屬性相互疊加演進。在技術層面,數字孿生可視化、應用開發和人工智能算法引擎三大“根”技術創新加速;在業務層面,產品化與SaaS化是釋放平臺業務賦能價值的核心;在商業層面,“工具+資源”服務為平臺商業創新提供新機遇。
演講整理
工業互聯網平臺由單一技術屬性向技術、業務與商業三大屬性相互疊加演進。平臺發展經歷三階段,第一階段以大數據、物聯網等IT能力為核心,強技術屬性;第二階段平臺業務、商業屬性顯現,通過解耦傳統工業體系,獲取業務服務能力,同時匯聚海量產業資源,實現商業創新。第三階段,平臺三重屬性將加速釋放、疊加,實現價值倍增。
在技術創新方面,以數字孿生可視化、應用開發、人工智能算法引擎為代表的“根”技術在加快創新。數字孿生可視化組件成為平臺標配,實現直觀交互;應用開發技術發生質變,一是共性工業知識組件化推動開發效率提升、二是低代碼+自然語言生成式AI推動開發門檻降低;人工智能算法引擎正處于爆發前夜,模型即服務(MaaS)大量涌現。
在業務賦能方面,平臺產品化仍然是核心趨勢,主要有兩條路徑。有工業基因的企業沉淀機理和算法模型,構建模型庫、算法庫,疊加高性能計算引擎和通用IT組件,構建業務功能模塊,靈活配置形成一系列半定制化產品。創新企業挖掘相對共性的企業需求,如共性業務環節、通用設備管理等,孵化低成本、高價值產品,實現快速推廣。
工業SaaS市場將快速增長,其市場選擇、技術路線與盈利模式基本明確。對跨企業/跨部門協同要求高的場景SaaS化推廣快、收益高,如研發設計、采購供應鏈等;傳統工業軟件云化、云原生開發兩條技術路線清晰,預計未來將并行推進;工業SaaS的定價將走向精細化,按照用戶使用量、或者使用收益等多種定價模式加速探索。
在商業創新方面,部分業務工具服務商立足云CAD/PLM產品,打通多元主體的網絡化協同,走向“工具+資源”的雙重服務。盡管這類平臺當前仍以賣“工具”為主,賣“資源”收益尚未顯現,但其未來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還有部分傳統工業電商補齊IOT等技術能力、MES、ERP等業務能力,打通線上線下,實現制造企業訂單、產能的精準對接。此類平臺有望向全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實現全局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其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發展壯大。
為加快平臺產業發展,我國應充分發揮市場資源優勢,走“市場牽引+數據驅動+技術升級”的生態化發展路線。五類主體應扮演核心角色,電商企業拉通產業資源、提升制造企業獲單效率,制造企業在需求牽引下調用、自研并迭代業務工具,工業技術服務商加快突破業務服務能力,ICT企業打造通用底座,為業務工具提供基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