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與德國經濟和能源部國務秘書努斯鮑姆在德國柏林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副部長級會議,并出席合作論壇。
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機制于2015年7月建立,旨在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化中德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政策溝通、產業對接與科研合作。該合作機制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德國經濟和能源部牽頭,中國科學技術部與德國教育和研究部共同參與。中德兩國政府主管部門、企業、行業組織、專家學者等代表積極開展交流合作,至今已召開3次副部長級會議,促進了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取得務實成效。在產業合作方面,共遴選試點示范項目四批46個;在標準化方面,就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和參考架構達成70多項共識,發布10項聯合成果;在科研合作方面,雙方共同出資支持10余項聯合研究項目。本次會議回顧了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進展,分享了合作案例和成功經驗,并就進一步加強合作形成了廣泛共識。會議認為,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作為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徑,是制造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方向。與會雙方表示,將共同把握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進一步擴大在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領域的對話與務實合作,為深化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雙方聯合發布了《中德智能制造/工業4.0功能安全白皮書》、《中德工業互聯網白皮書》、《中德智能制造人才教育培訓白皮書》等成果。陳肇雄、努斯鮑姆及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共同出席了中德智能制造及生產過程網絡化論壇。論壇以“工業的數字化未來”為主題,雙方產業界代表300余人參加了論壇。

陳肇雄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時指出,要把中德合作的蛋糕做的更大,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化和5G等新興領域加強合作,共同培育和開拓未來市場。陳肇雄希望雙方共同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進一步加強對話交流,鞏固戰略互信;提升開放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深挖合作潛力,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動中德智能制造與生產過程網絡化合作行穩致遠。訪問德國期間,陳肇雄還與中國駐德國使館負責同志進行了交流,并調研了博世、西門子和思愛普等德國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合作司、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科技司、裝備工業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上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