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5日,第二屆5G+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出席論壇,以《“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賦能千行百業》為題發表演講。
王志勤在演講中指出,“5G+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支撐,在賦能產業升級中將發揮基礎性、聚合性、融合性作用,為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提供新的實現路徑。從全球來看,5G與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深度融合,正逐步從部分環節的散點式應用向全業務流程深化,5G+超高清視頻監控、移動無人巡檢等生產外圍應用率先成熟,5G+視覺檢測、AR/VR輔助裝配等與生產業務融合應用開始小規模導入,基于低時延高可靠的控制類等應用尚處于儲備階段。我國大力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加快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動5G在實體經濟各領域各環節深化應用,取得階段性成效,在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等十大重點行業,探索出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等20大典型應用場景,深刻變革人、機、料、法、環、測全要素,賦能企業提質、降本、增效作用顯著。
5G標準持續演進,R15、R16、R17等版本梯次導入, 不斷從“能用”向“高效”轉變, 5G URLLC、5G+TSN等技術成熟,將進一步釋放5G在工控領域的應用潛能。通過5G URLLC技術可以保證無線終端與基站之間通信的超可靠和低延遲,利用TSN技術可以滿足5G承載網的高可靠、確定性需求,與URLLC形成確定性傳輸的技術接力。以汽車制造行業為例,將5G技術用于機器人工具切換、轉臺、轉鼓等工業控制場景,將有效降低由于線纜拖拽/磨損等導致的停機時間,提高產線柔性,優化傳統工藝。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產業各方共同搭建5G TSN測試床,加速推進工業應用端到端確定性通信服務技術方案落地。
下一階段,是“5G+工業互聯網”由淺入深的關鍵時期,5G全連接工廠和融合應用先導區是“5G+工業互聯網”發展由點到線及面的重要抓手。從企業來看,5G全連接工廠聚焦企業發展的重點、難點、痛點,以5G技術為牽引,將助力工廠實現網絡互聯、數據互通、應用互操作,打造柔性產線,充分釋放數據價值,為企業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和新方法。從產業來看,融合應用先導區聚焦5G技術在產業聚集區的規模應用,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加快5G網絡建設和融合應用創新,探索可復制可推廣建設和商業模式,加速5G技術在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目前,廣東、江蘇、湖南、湖北、四川等多地已經開展融合應用先導區建設。
“5G+工業互聯網”發展正由技術驗證和場景適配走向規模化應用,處于承上啟下、跨越拐點、決勝未來的關鍵時期。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戰略導向,持續推進“5G+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創新應用,全面升級優化“5G+工業互聯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網絡體系、應用體系、生態體系等體系,實現“5G+工業互聯網”的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