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30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召開。在7月29日下午的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發布了《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對白皮書進行了精彩解讀。
數字經濟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從整體看,2021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為38.1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15.6%,占GDP比重為45.0%。其中,發達國家數字經濟規模大、占比高,2021年規模為27.6萬億美元,占GDP比重為55.7%,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增長更快,2021年增速達到22.3%。
各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加速發展。規模上,美國數字經濟蟬聯世界第一,規模達到15.3萬億美元,中國位居第二,規模為7.1萬億美元。占比上,德國、英國、美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位列前三位,均超過65%。增速上,挪威數字經濟同比增長34.4%,位居全球第一,另有南非、愛爾蘭、新西蘭等13個國家數字經濟增速超過20%。
從發展方向看,數字技術創新仍是全球戰略重點,全球數字化轉型正由效率變革向價值變革、由企業內向產業鏈價值鏈拓展,全球面向實體經濟的工業/產業互聯網平臺快速發展。 從技術變量看,全球5G進程進一步加速,截至2022年6月,86個國家/地區共221家網絡運營商實現5G商用,全球5G網絡人口覆蓋率為26.59%。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平穩發展,預計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收入達到4328億美元,同比增長19.6%。 從數據變量看,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成為各國的共同探索方向,可信數據空間為數據要素市場參與各方提供信任的技術契約,全球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進入多元主體共建共創、企業競爭加速推進、定價策略多樣探索的新階段。 未來,中國信通院將持續深耕數字經濟研究,圍繞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合作模式與路徑選擇、國際產業鏈分工模式等問題開展深入探索,持續強化研究,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智庫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信通院CA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