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產業鏈供應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2019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原本蓬勃發展的世界經濟不得不按下暫停鍵;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加劇,使得原本脆弱的產業鏈供應鏈更加岌岌可危。產業鏈供應鏈作為經濟發展的產物已然受到上述時代發展問題波及,“斷鏈”現象時有發生。新冠疫情和貿易戰已經證實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是后疫情時代的核心競爭力。面對時代發展中的挑戰,只有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才能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
大力發展產業鏈供應鏈符合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隨著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正式提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建議中將產業鏈與供應鏈兩個名稱首次作為一個整體概念提出,隨后產業鏈供應鏈一詞進入大眾視野,并在短時間內大量轉載,可見產業鏈供應鏈的概念得到中央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黨中央統籌布局的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是我國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目前產業鏈供應鏈在碳減排領域面臨高耗能、高排放、碳排放數據不透明、碳數據無法形成資產等挑戰。面對國家重大需求,需要有效杜絕“斷鏈”事件發生,實現“雙碳”目標,并做到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為發展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傳統技術手段下,要想實現上述提及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自主可控是極其困難的。傳統離散型、孤島式的信息化模式下,系統集成難度大、成本高,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難題無法逾越,很難讓企業數據發揮更高價值。當下,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載體的一系列新興技術涌現,例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等。面對技術創新帶來的機遇,產業鏈供應鏈要積極擁抱技術創新,將創新技術融入自身發展之中,以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基石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格局。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面向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求,構建基于海量數據采集、匯聚、分析的服務體系,支撐制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當前全國各類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數量超過100家,連接工業設備總數達到7300萬臺套,工業APP數量達到40.3萬個。工業互聯網具有泛在連接、云化服務、知識積累、應用創新四大特征,這正是產業鏈供應鏈網絡結構形成的必要條件。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鏈供應鏈將以價值為核心,驅動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和優化;以“雙碳”為目標,打造數字化可持續供應鏈;以數據為基礎,補鏈強鏈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以管理為保障,關注組織架構調整與員工適應。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鏈供應鏈將猶如猛虎添翼般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變革。
《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白皮書(2021)》是工業互聯網聯盟發布的首本關于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的專題系統研究報告,對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格局,工業互聯網歷史新階段做出了全面論述,同時為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的必要性與意義、技術路徑、應用場景、面臨挑戰以及發展趨勢和建議提供了系統性的分析,觀點清晰,案例翔實,在凝聚產業共識、引領企業創新、加速應用推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政府和產業界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希望讀者能夠從書中汲取經驗、不斷探索,共同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共同創造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價值!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