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的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正在全球范圍內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工業互聯網與傳統水務的結合,將推動水務行業向信息化、智慧化發展。《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國家八部委《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反復強調“實施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過程監管”,“發展智能水務與智能管網,構建覆蓋供水全過程、保障供水質量安全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處理系統,實現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管網的信息化管理和運行監控智能化”。
當前,水務行業正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也催生了不同的需求。如解決供水安全問題,需要匹配智聯基礎設施建設;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需要節水手段的全面升級;提升供水系統的精細化監管,需要全流程的數字化貫通。智慧水務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為應對水務行業的挑戰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智慧水務建設過程中信息孤島、信息安全問題突出,供應商供需結構性沖突嚴重,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排污一體化、水司集團化運營等新特征給智慧水務帶來了新挑戰。因此,需結合新問題、新特征及國家戰略規劃,及時調整智慧水務建設戰略,加快智慧水務建設步伐。
本白皮書基于智慧水務相關招投標數據對智慧水務的建設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數據樣本涵蓋2017年以來政府招投標網站的189項智慧水務相關的招投標項目,并從智慧水務頂層戰略、技術產業布局、行業發展生態、標準規范制定的角度進行相關政策的研究。研究發現,現階段中國智慧水務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尚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技術標準混亂、市場魚龍混雜、實踐效果不理想等,整個行業發展處于探索階段。為此,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垂直行業水務組聯合相關單位,于2020年1月啟動了《工業互聯網智慧水務發展白皮書(供水篇)》(以下簡稱《白皮書》)編制,研究分析了水務行業發展背景、新時代下智慧水務建設能力環境、工業互聯網對智慧水務的賦能作用,提出了智慧水務的定義愿景、智慧水務發展路徑與實施框架、智慧水務發展應對建議,旨在引領智慧水務快速發展。
后續還將對我國水務行業整體發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并結合行業發展的“新環境”、“新機遇”、“新特征”、“新挑戰”,聯合業界專家開展深入、專題研究,將研究成果以白皮書等形式進行分享,初步計劃推出《工業互聯網智慧水務發展白皮書》系列、智慧水務建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水務數據標準體系、智慧水務建設安全保障標準體系等,從多個維度指導我國智慧水務建設與發展。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從本書中汲取經驗、不斷探索,共同推進水務行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
組織單位: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
牽頭編寫單位: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編寫單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常州通用自來水有限公司、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供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雙湃智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余科技有限公司、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編寫組主要成員:
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楊峰、丁凱、吳浴陽、徐佐君、李美玲、榮詩怡、李思玉、孫建東、曹瑛、崔光亮、任克亮、張皓程、朱正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沈彬、臧磊、蔣昕昊、李亞寧
杭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梁娟、湯霄、甘勝華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林峰、郭頌明、童麒源
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魏忠慶、段東濱
常州通用自來水有限公司:肖磊、周韌、侯帥華、王興雙
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郭俊青
哈爾濱供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楊光、于昆、楊月、柴文旭、李奇峰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王洋、高守有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周亞靈、楊曉飛
北京交通大學:陶耀東
北京恒潤慧創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丁強
北京同余科技有限公司:朱隆海、付海濤、袁開國
水聯網技術服務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王志軍、周晨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任詠、周威
浙江九州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黃舒泉、張敏、胡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