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企業的基本信息
北京鋼研高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溫合金、高均質超純凈合金、鋁(鎂、鈦)合金材料及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及前身是我國高溫合金領域的締造者之一,為我國高溫合金從無到有以至建立起自己的合金體系和國防軍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供應鏈部門隸屬公司運營體系,主要進行公司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原輔材料、備品備件、工裝模具、生產經營性服務的采購和供應,供應鏈整體協同和優化等。
本企業(或所在行業)傳統供應鏈中的問題
鋼研高納在冶煉、鑄造、鍛造等關鍵工藝環節具有強大的技術積累,在難變形合金熱加工、精密鑄造、離心鑄造、粉末冶金等技術儲備國內領先。但關鍵裝備落后國內優勢企業,核心數據受制于人。除此之外,存在上下游產業鏈(冶煉、機加工等)尚在布局,未形成規模;原材料采購尚未統一,易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產業基地分散,未形成有效的集中管控;供應鏈資源整合能力薄弱,職能分散建設,對外各自為戰、對內協同不暢;以銷售、采購、生產交付、成本核算為主線的全業務流程的供應鏈數據協同不足導致的成本控制、進度控制、市場拓展能力不足等問題。
三、本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過程
1.數字化供應鏈的整體架構
圖1鋼研高納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整體架構
圖2 鋼研高納供應鏈業務集成架構
采用RFID/標識碼等識別技術,建立和完善ERP、MES、CRM、SRM、MMS、WMS、QMS、MMS、SCADA、PDM、CAPP等工業軟件平臺功能,打通上下游平臺之間的數據通道,采集和共享各項生產線數據,構建“上銜應用、下接數據”的數據資源體系,實現研發、生產、檢測、物流等裝備的數據集中監控、管理、融合,形成覆蓋生產全流程的高質量數據鏈,支撐企業智能制造發展。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產業鏈、物流系統進行數字化、云端化改造,促進云鏈結合,打造高效、敏捷、智慧的數字化供應鏈和智能物流系統,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縮短市場投放時間,減少庫存持有成本。
通過供應鏈對標分析,鋼研高納在補齊關鍵裝備、生產能力、產業的同時,在全鏈條運營管控、數據共享、供應鏈完善、產品研發等方面還需要借助數字技術的應用,加快現有產業技術改造和提升。結合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建立相關數據庫,為新材料開發設計和生產測試等提供數據支撐;全產業鏈共享要素和資源, 形成產業融合生態圈。
2.數字化供應鏈運用新技術情況
目前產業數字化板塊中鋼研高納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項目建設,重新進行鋼研高納的數字化重構,基于數據化有效驅動供應鏈運營管理業務高效化、精益化、協同化搭建,具體包括:
一張網:建設高納高效率,高安全的工控網和辦公網,完成協同集成。
一朵云:基于KVM虛擬化技術,完成基于X86結構的分布式計算私有云,便于高納應用安全,高效,可伸縮,可擴展的部署,有效支撐業務穩定運行。
一中臺:基于大數據技術存儲技術,分布式實時,離線計算完成海量生產數據,經營分析數據的存儲,計算,挖掘,應用的數據中臺。
四核心:ERP系統、MES系統、PLM系統、IOT系統,完成協同化管理,智能化分析。
五協同:OA、CRM、SRM、費控、預算協同應用,有效打通業務的縱向集成,橫向集成。
打造以業務為導向的一體化信息化平臺,通過內部流程標準化,實現營銷與服務的線上運行和各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
3.數字化供應鏈各業務環節現狀
(1)計劃管理
通過ERP系統與PLM、CRM、SRM、MES等系統集成,實現生產計劃與客戶訂單、市場預測數據、產品研發進度、裝置產能和運行狀況的協同,實現主生產計劃與月份作業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裝配計劃、零件工序計劃、備料計劃、采購外協計劃等的聯動管理。
(2)采購業務
通過SRM平臺與ERP、OA系統集成,實現對生產原輔料、備品備件、工裝模具、生產設備設施、電氣儀表、測試加工等外協服務、運輸配送等物流服務采購業務的線上化管理,覆蓋采購需求、采購方案、采購尋源、采購合同、采購執行、采購退貨全過程,實現電子商城化采購,實現與供應商在線協同,實現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采購業務與生產計劃、委外加工、物資出入庫、質量檢驗、財務結算等業務的集成化管理。
(3)生產管理
通過MES系統與ERP系統集成實現對生產制造全過程的線上化管理,包括物料BOM、工藝路線、排產計劃、生產訂單、生產投料、成品入庫和報工,生產成本核算和費用分攤等,并支持委外加工業務全過程管理。
(4)庫存管理
通過ERP與SRM、CRM、MES、安全環保、OA等系統集成,實現庫存(采購入庫、產成品入庫、委外加工入庫、調撥入庫、其它入庫)、存儲(形態轉換、轉庫、盤點)、出庫(材料出庫、銷售出庫、調撥出庫、其它出庫)業務的全過程管理,實現危化品領用、危廢處置線上化管理。
(5)質量管理
實現質量檢驗與采購管理、生產制造、庫存管理業務的協同;實現對采購、生產入庫環節線上檢驗流程管控;實現對各檢驗項目的詳細檢驗指標進行記錄,結果處理和詳細質量數據反饋;實現管理層對采購品、在庫品、退貨品進行線上質量管理。
(6)銷售管理
通過CRM平臺與ERP、OA系統集成,實現銷售全過程線上管理,包括銷售商機管理、銷售合同管理、銷售計劃管理、銷售訂單管理、銷售發貨管理、銷售結算管理、銷售退貨管理等,實現對單一產品、成套組裝產品、加測加工服務、現場組裝服務等多種產品和服務的線上管理,支持國內銷售、國際銷售、跨組織銷售多種銷售模式。
實施路徑
整體實施路徑分為從“無”到“有”、由“缺”到“全”、由“全”到“通”、由“通”到“智”四個階段。
(1)從“無”到“有”
選擇示范產線,數字化技術覆蓋設備層級和控制層級,實現關鍵設備的數據采集及數據關聯;采用AGV、RGV、機械臂、智能輸送線等技術,解決工序級實時調度問題。推進MES、IOT、PLM、ERP、SRM、CRM等信息化平臺上線應用,
(2)由“缺”到“全”
信息化工具填平補齊,業務板塊全面覆蓋。
(3)由“全”到“通”
異構信息系統的全面打通,實現企業級數據共享、流程互通。
(4)由“通”到“智”
基于數據中臺建立數據中心,打造數據管控、挖掘、預測能力,實現智能監控和運維、故障診斷和識別。
四、本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效果
1.供應鏈管理效率提升
基于高納完成的“一張網、一朵云、一中臺、四核心、五協同”建設成果,實現數字化生產線、離散型智能車間、工廠、智能化系統集成,不同制造裝備之間、上下料機構、物流系統等企業內外設備實現互聯互通和智能制造,構建智能優化決策系統,具備批量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管理與生產能力,以及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制造能力,原料供應商、產品客戶方、外部監管單位等機構的制造能力協同,全面提升高納智能制造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流程優化
(1)整體性優化
實現覆蓋采購、生產、庫存、質量、銷售業務的全過程流程跟蹤管理,支持實時查詢與監控;實現供應鏈業務數據共享和管理分析能力,為應收應付、成本管理、生產管理等提供有效數據支撐,為領導提供決策支撐。
(2)優化
采購流程
通過業務協同,提高采購效率,縮短采購周期。采購過程全程記錄,可查詢追溯;規范和完善審批流程,完善采購立項、采購合同、采購訂單、采購付款的審批。
(3)優化庫存管理
規范庫存業務,提高庫存周轉,降低存貨、資金占用,提升庫存管理水平。
(4)優化
內部交易管理
實現上下游業務協同,內部優先原則,提高內部資源利用率,鼓勵內部單位積極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率。
(5)優化質量管理
建立質量標準體系,實現質量線上跟蹤,加強質量控制,提高產品質量。
(6)優化銷售流程
以銷售合同為中心,打通產銷環節,優化與固化銷售、計劃、采購、生產、庫存、質量的關鍵管理流程,及時響應市場變化,縮短交貨期和交貨準時率;規范和完善審批流程,完善銷售合同、銷售價格、銷售訂單的審批。
五、本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創新點
以實現全面數字化為重點,依托支持組織全局優化的網絡級能力,開展全組織(企業)、全價值鏈、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獲取、開發和利用,持續完善數據驅動型的管理模式,逐步構建數字組織(企業),發展延伸業務,實現產品/服務創新,以獲取基于業務模式創新帶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服務延伸與增值、主營業務增長等價值效益。
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
以精密鑄造平臺等產線為試點,深化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策劃實施涵蓋數據、技術、流程、組織等四要素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打造數字化能力,加速業務創新轉型,并通過四要素的互動創新和持續優化,推動新型能力和業務創新轉型的持續運行和不斷改進,并實現企業乃至行業的示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