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平臺
實施時間:2016/06-2019/12
實施地點:湖南長沙
合作單位:無
技術/方案特點及先進性:1、工業異構異質網絡的融合互聯技術
平臺基于虛擬設備、標準化通訊接口的多協議數據融合技術,屏蔽多種設備數據采集通訊協議的差異,結合通訊接口與通訊協議動態可配置方法,解決客戶端程序對傳輸協議的依賴性問題,降低程序復雜度,提高了程序復用性,為客戶端提供無縫對接方案。
2、海量工業大數據的存取和關聯分析、預測分析技術
平臺的海量數據存取技術能夠實現智能制造環境下智能設備間的頻繁數據交互,保證數據傳輸實時性和可靠性要求;其次,大數據挖掘技術實現了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并用于優化生產流程,完善服務體系,實現了大數據多維關聯分析和預測性分析。
3、故障智能診斷優化與智能遠程運維技術
設計面向工程機械高端裝備的故障預測診斷算法,該算法通過分析現有設備的各項數據參數,分析故障與參數之間的關聯關系;利用工業互聯網、云計算、數據協議通訊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裝備建模、人工智能、模糊神經元、大數據等技術對企業智能裝備運行數據域用戶使用習慣數據進行采集,實現在線智能檢測、遠程升級、遠程故障預測、遠程診斷管理、裝備健康狀態評價、工業大數據挖掘等功能。
解決的痛點和問題:在技術層面:通過傳感器與智能終端的加裝,實現傳統裝備設備的智能化改造;通過產品4.1工程,提升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高端裝備的智能化提升,達到設備的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的目的;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實現不同協議間設備的物聯互聯與實時工況信息采集,提供大數據多維分析,提供微服務組件實現工業APP的高效開發。
在業務層面:以數據為核心,重點在服務對象、服務價值和服務模式三個方面發力,推動中聯重科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新商業模式轉型升級;通過在中聯重科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服務轉型示范應用建設,打造行業工業互聯網創新典范,加速工程機械行業從傳統生產制造型向高端智能服務型的轉型升級,實現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實施效果: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在湖南長沙和常德兩地的麓谷工業園、泉塘工業園、望城工業園、灌溪工業園等的6大主機事業部上線運行,覆蓋了近25萬臺套設備的運行監控和管理。同時,針對湖南地區的近100家客戶提供了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中聯e管家、智慧商砼、智慧租賃等工業APP應用,對整個湖南區域的工程機械行業上下游發展實現賦能。行業上下游全價值鏈上的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不低于5億元,為自身帶來1億元的營業收入。
推廣行業及適用場景: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高端裝備產業對后市場服務要求空前增大,對于國內和國際市場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側重后期的服務。中聯重科工業互聯網平臺所提供的裝備和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服務價值,為產品爭取更大的競爭優勢。平臺的推廣主要體現在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管理、產品服務與數據治理等方面。通過提升企業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優質運維服務體驗的同時,降低企業服務成本,提升服務收入占比,為裝備制造業智能運維服務應用及模式創新樹立標桿,降低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