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北京市計算中心
詳細地址:豐賢中路7號北科產業3號樓
單位網址:www.bcc.ac.cn
郵編:100094
優勢:我單位以自主設計搭建的北京工業云服務平臺的軟硬件資源為基礎,先后開展了“互聯網+” 生物醫藥分析技術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互聯網+”智能裝備云服務技術研究。
單位簡介:北京市計算中心(以下簡稱計算中心)成立于1973年,是經北京市計劃委員會、北京市科教組批復成立的一所科研服務型事業單位。2000年,計算中心轉制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致力于應用計算技術研究和服務,現隸屬于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注冊資金1750萬元。目前在職員工160人,本科及以上人員占比85%。
本單位工業互聯網典型案例
項目名稱:電火花成形機床云端壽命保障與工藝分享智能服務平臺
實施時間:2018-07-01
實施地點:北京
合作單位:北京市電加工研究所
技術/方案特點及先進性:一方面在傳統電加工設備引入基于云端的壽命保障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隨時對機床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并可對機床的故障進行預測診斷,提高設備維修率及使用率;另一方面通過工藝分享智能服務平臺可以整合各種加工工藝技術,并對所有工藝技術人員進行共享,以降低特殊材料及復雜零部件加工難度,并提升其加工效率及成品率。
解決的痛點和問題:1.云端壽命保障系統
基于數據采集技術采集機床及其關鍵部件的實時運行狀態數據,并結合數據分析技術對狀態數據進行可視化、整理挖掘、預測性分析等,使對機床的生產、使用、維護全過程可追溯,并實現對關鍵部件壽命的預測預警、故障定位,提升機床生產企業的售后服務能力,降低機床維修成本。
2.云端工藝服務系統
實現不同地域、不同企業的工藝技術人員通過云端共享加工工藝文件,可為用戶提供遠程技術服務、解決復雜型腔類零件電火花加工的工藝技術難題。
實施效果:形成電火花成形機床云端壽命保障及工藝服務示范平臺,實現對不同地域的2臺機床的狀態進行在線實時監測及故障預警,并實現遠程加工工藝服務。該測試床要達到如下技術指標:
(1)壽命保障系統對每臺機床的故障報警識別率達到80%以上。
(2)在不同地域使用加工工藝服務系統實現對直紋帶冠渦輪盤零部件模型、電極模型的建立及電火花加工程序的生成。
推廣行業及適用場景:基于工業云的智能化電火花成形機床遠程監控及故障診斷系統,通過工業云實現對設備的遠程狀態監測、控制及關鍵零部件的故障預測及診斷,提高電火花成形機床售后服務質量并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可以擴展到智慧能源應用場景,如風機、熱泵的運行狀況監測與預測性診斷。
已取得的聯盟項目情況
時間(年) |
項目類型 |
項目名稱 |
單位角色 |
2017 |
測試床 |
電火花成形機床云端壽命保障與工藝分享智能服務平臺 |
牽頭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