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創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與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國領先的綜合能源領域智慧服務提供商,致力于實現國家社會雙碳目標,促進綜合能源高效供給與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今基于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清潔能源,建筑環境,工農業生產等各領域專業技術與算法,面向政府部門、能源設備與系統供給企業、能源系統用戶、科研機構、工程設計、維護服務等相關機構提供綜合能源數字化、智慧化服務。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基于全面的系統運行數據監測和分析,結合熱能、建筑環境行業眾多專業算法和最佳效率模型,根據精準氣象、建筑負荷、用能習慣的變化精準預測每個能源站的動態負荷、并實時計算不同負荷條件下每個系統運行的最佳效率區間,智能調整與控制機組出力、啟停數量、溫度、流量、閥門開閉等系統運行狀態,保持能源站長期最高效運行,實現能源站“按需供熱”,高效節能。
應用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一個取暖季每平米降低能耗16度電,節約標準煤約6.4千克、二氧化碳減排約15.95千克、二氧化硫減排約0.48千克,氮氧化物減排約0.24千克。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用戶供暖面積總計166.49萬平方米,折算降低能耗2663.84萬度電,節約標準煤約10655.36噸、二氧化碳減排約26555.16噸、二氧化硫減排約799.15噸,氮氧化物減排約399.58噸。
創今將繼續探索綜合能源智慧服務新業態,共建互聯共享的智慧能源生態圈。
項目
概況
項目背景
大部分熱泵應用相關企業在發展、生產、數字化轉型等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有:
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集中供暖系統是一個多因素構成的系統工程,設備與系統簡單構建,設計不專業、冷熱不均勻、質量難保。
維護成本高,系統穩定性欠佳、系統故障損失巨大、維護人員薪資逐年上升。
運營管理成本高,系統能耗大、能量跑冒滴漏難覺察。
缺乏自動化、智慧化體系配套服務。
2. 項目簡介
建筑物/被干燥物等概況和用途簡介
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主要應用于以下幾種場景:學校、醫院的公益供暖;商場、酒店的商業供暖;社區、農村的集中供暖;北方地區農村的分戶供暖。同時,在智慧烘烤、智慧農業、智慧養殖、智慧水產、智慧園區等領域也廣泛應用。以下用忻州市忻府區2020年度“煤改電”區域集中供暖項目做案例介紹。
忻州市忻府區2020年度“煤改電”區域集中供暖項目,供暖面積131萬平方米,覆蓋6個鎮鄉18個村10106戶居民。項目涉及空氣源熱泵機組及相關系統設備,配套創今智能公司現場智能控制系統以及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
設備配置概況和用途簡介
創今配合運營方忻州市忻府區雙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從項目規劃設計階段開始,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村莊布局、建筑結構對負荷計算的影響,結合百姓用能特點,挖掘高性能系統方案的實現,經過精準設計和計算,項目建設42座熱源站,應用680臺RF130IID制熱量101KWH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機組及相關系統設備,配套應用創今公司現場智能控制系統42套以及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實時優化控制系統運行。
啟用時間和已運行周期(至少運行了一個采暖(制冷)季)
該項目自2020年11月投運,已完成2020年、2021年取暖季安全運行,并實現項目設計預期效果。
3. 項目目標
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提供專業的能源系統全面監測、優化分析和智能控制,應用智慧化大數據服務,預期達到每季能耗費用省6元/平米。在一個取暖季,使用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預計可以平均每平米降低能耗16度電,可以節約標準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減排量。
平臺目前實現預報預警、故障診斷及處理、設備遠程故障修復及升級、智能派單、維修維護、客戶評價等多項實用性功能,并且預期實現設備故障率50%的降低,最終減少能源站的運維成本,減少用戶投訴,提升百姓滿意度。
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對能源運營商提供了全面的業務管理支持,包括設備資產管理、客戶管理、財務收費、智能客服、管理駕駛艙等眾多大數據平臺功能。期望項目最終能夠實現供暖運營方從原來傳統人工向全面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飛躍,升級了運營方傳統、粗放、低效的管理模式,實現人力成本降低50%,綜合管理效率提高80%的效果。
二、項目實施概況
忻州市忻府區2020年度“煤改電”區域集中供暖項目,供暖面積131萬平方米,覆蓋6個鎮鄉18個村10106戶居民。
一個完整取暖季下來,極大提升用戶取暖舒適度,贏得良好口碑。做到“居民用戶舒適、系統故障下降、企業運維高效、能源效率提高、節省能源、減少排放、保護環境”。
1. 數據來源
數據根據甲方要求:18個村42個能源站的土建、電氣、結構及工藝系統圖紙設計;空氣源熱泵智能控制系統的建設;能源管理系統的建設;循環水泵與補水泵變頻柜供貨及控制;補水與潛水泵、砂濾、軟水綜合智能控制以及清潔能源設備監控平臺的搭建、維護、運行及基礎數據管理等所得,如圖2-1。
圖 2-1忻州市忻府區供暖項目現場施工圖
2. 技術方案
主要技術參數:系統數據采集與控制節點;熱源機組、水泵、管網、末端等全能源系統運行數據;能源消耗、地理環境、精準氣象、建筑負荷特性、用戶行為習慣等系統運行相關數據
,如圖2-2。
圖 2-2平臺架構圖
技術原理:
如圖2-2,
針對取暖項目當地管網復雜現狀,科學設置系統數據采集與控制節點,實時監測各熱源機組、水泵、管網、末端等全能源系統運行數據。結合能源消耗、地理環境、精準氣象、建筑負荷特性、用戶行為習慣等系統運行相關要素,利用智慧能源平臺的計算與AI能力,融合建筑環境與熱能專業算法全面分析,形成智能動態運行方案,根據天氣、溫度、流量、熱量、壓力、管網熱損失、建筑負荷特性、百姓用能習慣等因素實時形成系統最佳運行及平衡方案與控制策略
。再通
過網絡與創今現場智能控制系統精準操控,實現“源、網、荷、儲、用”全系統動態化、精細化調整,最終達到全網平衡,保持能源站長期最高效運行,實現能源站“按需供熱”,高效節能減排。
圖 2-3平臺技術原理
技術路線: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基于全面的系統運行數據監測和分析,結合熱能、建筑環境行業眾多專業算法和最佳效率模型,
如圖2-4,
根據精準氣象、建筑負荷、用能習慣的變化精準預測每個能源站的動態負荷、并實時計算不同負荷條件下每個系統運行的最佳效率區間,智能調整與控制機組出力、啟停數量、溫度、流量、閥門開閉等系統運行狀態,保持能源站長期最高效運行,實現能源站“按需供熱”,高效節能。
圖 2-4能源系統與影響因素
項目其他亮點
平臺運行性能優化系統,根據設備所在地氣候環境特征,用戶使用習慣,通過策略調整,對設備運行參數進行優化,提升運行水平,有效減少能耗,降低成本。
依據平臺大量的設備運行數據,充份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的創新管理技術,智能分析供熱參數與實際環境、用戶感受度之間的關系,根據不同需求提供智能策略、個性舒適度運行策略、氣溫預警策略等、設備壽命最優運行策略等,為產業升級,科技創新提供服務支持。
遠程控制,故障精準定位,大數據算法遠程修復,專家在線支持,減少現場服務。鏈接維修工程師資源、配品備件與服務資源,根據設備狀態優化服務調度、高效管理資源配置。智能就近派單,降低人力、物力、現場服務成本。
平臺將設備企業、用能企業、服務機構、用戶運行等資源整合,可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優勢資源,以資源置換、技術互補、成果共享等方式在物(互)聯網、人工智能、工業控制等領域合作,降低綜合成本,提升運營效率,為資源共享提供舞臺。
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重塑企業 “微笑曲線”,對產品持續升級創新,深入客戶應用場景,提供智慧能源服務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整合清潔能源產業上下游機構,構建全產業生態系統,為能源系統建設與運行提供強大的資源保障。
三、下一步實施計劃
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體現了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以滿足生產發展,節能減排,提高舒適度為目標,提高服務集中性、便捷性、易用性、實惠性。未來創今的腳步將會向創新化、生態化發展,會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生態環保、節能技術等內容的發展提升,建造高端、高效、綠色智能的能源大數據平臺,共建互聯共享的智慧能源生態圈。
圖 3-1能源服務平臺的廣泛鏈接
四、項目創新點和實施效果
1. 項目先進性及創新點
(1)廣泛的推廣應用先進性:
國家多舉措推進清潔能源建設,集中資源推進清潔能源應用,推動建筑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智慧能源系統。
清潔能源技術不斷進步,促使清潔能源系統應用范圍擴大,清潔、高效、智慧能源應用領域快速擴張。
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清潔能源系統進入千家萬戶。
工農業生產、加工領域,低排放、高效率、智慧化的清潔能源系統需求大幅增加。
2030碳排放達峰,2060碳中和的目標在召喚,智慧能源服務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手段。
(2)項目創新點:
如圖4-1,
自研動態變水溫模型、自研分區域動態除霜模型、自研空氣源熱泵故障診斷系統;運用熱能和建筑環境專業算法分析,利用智慧能源平臺的計算與AI能力形成系統最佳運行及平衡方案和控制策略等。
圖 4-1智慧能源系統優化策略
2. 應用效益
該項目自2020年11月投運后,百姓室內平均溫度達20℃以上,冷熱不均現象顯著降低。忻州市忻府區2020年度“煤改電”區域集中供暖項目在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多種優化策略的智能控制下,設備能效提升顯著,系統COP指標從優化前的1.8提升至2.4,提高系統效率達30%以上。
同時根據實際運營數據對比,按傳統方法運營供暖季平均每天需花電費20萬元左右,啟用創今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策略后,平均每日電費降到約14萬元,一個供暖季每平米節省能耗費用6元左右。
在一個取暖季,使用智慧能源大數據平臺平均每平米降低能耗16度電,節約標準煤約6.4千克、二氧化碳減排約15.95千克、二氧化硫減排約0.48千克,氮氧化物減排約0.24千克,降低用電能耗30%等。
平臺兼具預報預警、故障診斷及處理、設備遠程故障修復及升級、智能派單、維修維護、客戶評價等多項實用性功能,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50%及以上,減少了能源站的運維成本,減少用戶投訴,提升百姓滿意度,真正滿足“居民用戶舒適、能源效率提高、系統故障下降、企業運維高效、減少排放、保護環境”。
如圖4-2。平臺還提供了設備資產管理、客戶管理、財務收費、智能客服、管理駕駛艙等眾多大數據平臺功能,運營管理從原來傳統人工向全面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飛躍,實現人力成本降低50%,綜合管理效率提高80%的效果。平臺兼具預報預警、故障診斷及處理、設備遠程故障修復及升級、智能派單、維修維護、客戶評價等多項實用性功能,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50%及以上,減少了能源站的運維成本,減少用戶投訴,提升百姓滿意度,真正滿足“居民用戶舒適、能源效率提高、系統故障下降、企業運維高效、減少排放、保護環境”。
圖 4-2項目完成后的用戶評價